肾炎是肾脏肾小球发生炎症反应影响滤过功能的疾病,病因分原发性(与自身免疫紊乱等相关)、继发性(由其他系统性疾病继发)、遗传性(与基因异常有关),临床表现有尿液异常(蛋白尿、泡沫尿、血尿)、水肿(眼睑颜面等部位严重可全身)、高血压(肾炎症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异常致血压高且加重肾损害),诊断靠尿液检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液检查(肾功能及自身抗体等)、肾活检(诊断不明时用),治疗分针对病因(继发性控基础病,遗传性对症支持)和对症(控血压、减蛋白尿),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及时规范治,孕妇用药谨慎兼顾母婴,老年人防病情进展需监测及调整生活方式。
一、定义
肾炎是肾脏肾小球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会影响肾脏的滤过等功能,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二、病因分类
(一)原发性肾炎
多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相关,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肾小球引发炎症,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参与其发病机制,具体发病机制虽不完全明晰,但大量研究有相关探索。
(二)继发性肾炎
由其他系统性疾病导致,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引发狼疮性肾炎,糖尿病可促使糖尿病肾病出现类似肾炎表现,是基础疾病继发的肾脏炎症改变。
(三)遗传性肾炎
与基因异常有关,存在特定基因突变使肾脏结构和功能发育异常,呈遗传传递发病风险。
三、临床表现
(一)尿液异常
出现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过量致泡沫尿且不易消散;存在血尿,分肉眼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等)和镜下血尿(需显微镜发现红细胞)。
(二)水肿
常见于眼睑、颜面等部位,严重时波及全身,因肾脏滤过功能受损致水钠潴留引起。
(三)高血压
肾脏炎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致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会加重肾脏损害。
四、诊断方法
(一)尿液检查
包括尿常规,检测尿蛋白、红细胞等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精准测量尿液中蛋白质含量。
(二)血液检查
检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等,评估肾脏滤过功能;检测自身抗体等,协助判断是否为继发性肾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自身抗体检测。
(三)肾活检
诊断不明确时,肾活检是重要手段,获取肾脏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肾炎具体病理类型,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五、治疗原则
(一)针对病因治疗
继发性肾炎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免疫抑制等治疗控制自身免疫反应;遗传性肾炎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二)对症治疗
控制血压,选用合适降压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无服用指导)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减少蛋白尿,通过药物等降低尿液中蛋白质含量,保护肾脏功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肾炎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及时规范治疗,避免影响肾脏正常发育及身体整体生长,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尿液情况及水肿等表现,及时就医。
(二)孕妇
孕妇发生肾炎要兼顾母婴安全,治疗用药谨慎选择,避免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密切监测孕妇肾功能及胎儿状况,遵医生指导个体化治疗。
(三)老年人
老年人肾炎患者常伴其他基础疾病,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选对肾功能影响小的治疗方案,注重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