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引发的临床综合征,CKD1期核心指标是eGFR≥90ml/(min·1.73m2),诊断可依尿常规见尿蛋白阳性、镜下血尿等及肾活检明确病理,治疗需控制过敏性紫癜发作并保护肾功能,生活管理包括急性期卧床休息稳定后适度活动、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定期监测相关指标,特殊人群儿童关注生长发育与用药,成人注重血压管理及基础病协同控制。
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引发的临床综合征,CKD1期核心指标是eGFR≥90ml/(min·1.73m2),诊断可依尿常规见尿蛋白阳性、镜下血尿等及肾活检明确病理,治疗需控制过敏性紫癜发作并保护肾功能,生活管理包括急性期卧床休息稳定后适度活动、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定期监测相关指标,特殊人群儿童关注生长发育与用药,成人注重血压管理及基础病协同控制。
一、定义阐释
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HSP)累及肾脏所引发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脏病(CKD)1期指肾小球滤过率(eGFR)≥90ml/(min·1.73m2),此阶段肾脏结构或功能已有轻度异常,但肾功能损伤相对较轻。
二、诊断相关指标及意义
1.尿常规检查:可见尿蛋白阳性、镜下血尿(红细胞增多),尿沉渣可见变形红细胞,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对判断肾脏受累情况有重要意义。
2.肾功能检查:eGFR≥90ml/(min·1.73m2)是CKD1期的核心指标,同时需评估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整体肾功能状态。
3.肾活检:若临床需明确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可进行肾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肾小球病变情况,如系膜增生性肾炎等病理类型,对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三、治疗原则
1.控制过敏性紫癜发作:积极寻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如食物、药物、花粉等,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等控制过敏症状。
2.保护肾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对于存在蛋白尿的患者,可根据病情考虑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有助于减少尿蛋白并保护肾功能,但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及血钾变化。
四、生活管理要点
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病情稳定后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但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情加重。
2.饮食管理:采用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控制在3g以下,同时保证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适量摄入瘦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儿童患者需兼顾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
3.病情监测: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指标,密切关注尿蛋白、血尿变化及eGFR波动情况,儿童患者还需关注生长发育指标,成人患者需留意血压控制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格外关注生长发育受影响情况,定期评估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同时因儿童用药需谨慎,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肾功能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加强医患沟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成人患者:需注重血压管理,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一般<130/80mmHg),以减少高血压对肾脏的进一步损伤,同时关注自身基础病史,如合并糖尿病等,需协同控制相关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