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炎预后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可临床缓解但难完全治愈,年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等影响预后,一般治疗中生活方式调整及避免诱因很重要,药物治疗里降压药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有相应作用,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影响预后的因素
1.年龄因素:儿童患者相对成人预后较好,儿童IgA肾炎约有30%-40%可自发缓解,而成人预后相对较差。这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等处于发育阶段,对疾病的应对和修复能力相对较强。
2.临床表现
蛋白尿程度: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提示预后不良。大量蛋白尿会加重肾脏损伤,加速肾功能恶化。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持续大量蛋白尿的IgA肾炎患者,进展为肾衰竭的风险明显高于蛋白尿程度较轻者。
高血压情况:合并高血压的IgA肾炎患者,血压控制不佳会进一步损害肾脏血管,加速肾功能减退。高血压会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导致肾小球硬化等病变加重。
血尿情况:持续性肉眼血尿或大量镜下血尿可能提示病情处于活动期,若不及时控制,也会影响预后。血尿的持续存在往往意味着肾脏炎症反应未得到有效控制。
3.病理类型
肾小球病理改变:如肾小球硬化程度、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程度等。病理表现为重度系膜增生、广泛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等的患者预后较差。例如,出现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炎患者,约有30%-50%在数年内进展为肾衰竭。
免疫病理:免疫荧光下IgA沉积的强度和分布等也与预后相关,IgA沉积强度高、分布广泛的患者预后相对更差。
二、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1.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伴有高血压的患者,需注意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应控制在3-5g,因为高盐饮食会加重高血压,进而加重肾脏损伤。吸烟的患者需戒烟,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肾脏血液供应,不利于病情控制。
避免感染等诱因:呼吸道感染等是IgA肾炎常见的诱发因素,患者应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生感染需及时治疗,因为感染会使病情复发或加重。
2.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常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例如,贝那普利等ACEI类药物,可通过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
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于病情较重,如大量蛋白尿、病理表现为较严重系膜增生或有新月体形成等情况的患者,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但这类药物有一定副作用,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使用,并且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如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等,免疫抑制剂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IgA肾炎在治疗过程中需更加关注生长发育情况,药物使用需谨慎,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诊,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
2.老年患者:老年IgA肾炎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药物选择要兼顾IgA肾炎的治疗和基础疾病的控制,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降压药物时要考虑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