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是否患肾炎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血液生化)、影像学检查(超声、CT)及肾活检病理检查等多方面因素,各检查环节要考虑不同年龄等因素对结果和诊断的影响,肾活检病理检查是金标准且儿童需谨慎进行。
一、临床表现排查
肾炎患者可能出现多种临床表现,比如水肿,常见于眼睑、颜面等部位,儿童及青少年相对更容易出现颜面水肿情况,这是因为肾脏对水钠代谢调节功能异常,导致水分在组织间隙潴留;还可能有血尿,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颜色可呈洗肉水样等,不同年龄人群血尿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不同,但本质都是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另外,部分患者会出现高血压,尤其是一些患有肾炎的成年人,血压升高可能与肾脏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失衡有关。
二、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
蛋白尿:尿蛋白定性试验可呈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会超过正常范围(正常成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50mg),通过检测尿蛋白情况能初步判断肾脏是否存在滤过功能异常,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蛋白尿的临床意义有所不同,儿童蛋白尿可能与肾脏发育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相关。
血尿:镜下可见红细胞增多,还可能伴有红细胞管型等,红细胞管型的出现往往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对肾炎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2.肾功能检查
血清肌酐:血清肌酐水平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血清肌酐会升高,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血清肌酐正常范围不同,儿童由于肌肉量相对较少等因素,血清肌酐正常参考值比成人低,所以判断时需结合年龄对应的正常范围来评估。
尿素氮:尿素氮也是反映肾功能的指标之一,肾脏功能异常时,尿素氮排泄减少,血中尿素氮水平升高,但一些高蛋白饮食等情况也可能影响尿素氮水平,需要综合分析,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本身肾功能可能随年龄有一定减退,更要谨慎评估尿素氮变化意义。
3.血液生化检查
电解质:肾炎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不同年龄人群电解质紊乱表现及危害有所不同,儿童电解质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电解质紊乱可能对其生长发育等影响更明显,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情况并及时调整。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肾炎患者肾脏可能出现大小改变、皮质回声改变等情况,通过超声检查能初步了解肾脏的大体形态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对于儿童患者,超声检查相对无创,是常用的筛查手段之一,可多次重复检查来动态观察肾脏情况。
2.CT检查
对于一些复杂的肾脏病变情况,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肾脏的细微结构,帮助判断肾脏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等情况干扰肾炎的诊断,不过CT检查有一定辐射,一般不作为首选筛查手段,除非超声等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
四、肾活检病理检查
肾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肾炎的金标准。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病变的病理类型,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炎在治疗及预后判断上有所不同,对于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或者病情复杂的患者,肾活检病理检查尤为重要,不过肾活检是有创检查,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儿童患者,需要充分评估风险后谨慎进行。
总之,判定是否得了肾炎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必要时的肾活检病理检查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各个检查环节都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等因素对检查结果及诊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