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性肾病4期较严重,此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白蛋白排泄增加,肾功能及结构改变,eGFR在30-59ml/(min·1.73m2),UAER处于200-300mg/24h,会致代谢废物蓄积、低蛋白血症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影响生活质量,不干预可进展至5期,受血糖、血压、饮食等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患者情况有别。
2型糖尿病性肾病4期较严重,此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白蛋白排泄增加,肾功能及结构改变,eGFR在30-59ml/(min·1.73m2),UAER处于200-300mg/24h,会致代谢废物蓄积、低蛋白血症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影响生活质量,不干预可进展至5期,受血糖、血压、饮食等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患者情况有别
1.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及影响
肾小球滤过率(eGFR)会有较为显著的下降,正常情况下eGFR大于90ml/(min·1.73m2),而4期时eGFR在30-59ml/(min·1.73m2)之间。eGFR下降意味着肾脏排出代谢废物(如肌酐、尿素氮等)的能力减弱,这些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会引起一系列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还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年龄较大的患者往往肾脏储备功能更差,eGFR下降带来的不良影响可能更明显;年轻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速度可能相对较快。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处于200-300mg/24h,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表现为水肿,尤其是下肢、眼睑等部位的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对于女性患者,低蛋白血症可能对其内分泌等功能产生一定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如长期高盐饮食的患者,水肿情况可能会加重,因为盐会导致水钠潴留。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相关因素
此阶段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高血糖、高血压、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糖尿病本身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肾病4期时的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年龄较大的患者血管弹性本身较差,更容易受到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会加速血管病变的进程,使心血管风险进一步升高。
3.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例如水肿导致行动不便,蛋白尿带来的身体不适以及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等,都会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受到影响,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对于有工作的患者,疾病导致的身体状况下降可能影响其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对于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可能会因为肾病4期的各种症状而下降,需要更多的家人照顾。
4.疾病进展的可能性及相关因素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疾病可能会进一步进展到5期(肾衰竭期)。影响疾病进展的因素包括血糖控制情况、血压控制情况、是否严格遵循低蛋白饮食等。血糖控制不佳,持续的高血糖会不断损伤肾脏的微血管,加重肾病的进展;血压控制不理想,持续的高血压会加重肾小球内高压,促进肾小球硬化,加速肾病进展;不遵循低蛋白饮食的患者,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肾功能更快恶化。年轻患者如果能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并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能疾病进展速度会相对较慢;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即使积极干预,疾病进展的风险仍然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