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由尿路梗阻致双肾集合系统扩张、尿液排出受阻引发,常见病因包括尿道梗阻相关的尿道结石、尿道狭窄;膀胱梗阻相关的膀胱结石、膀胱颈梗阻(主要因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输尿管梗阻相关的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输尿管外压迫(如腹腔或盆腔肿瘤等压迫),不同病因涉及不同年龄段人群。
一、尿道梗阻相关病因
1.尿道结石:尿道内的结石可阻塞尿道,常见于男性尿道,尤其是前列腺部尿道、膜部尿道等部位。结石的形成与尿液中某些成分的过饱和、尿路梗阻、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长期尿液中钙、草酸、尿酸等浓度过高,易析出形成结石,从而引起尿道梗阻,导致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尿道结石,男性由于尿道结构相对复杂,发生尿道结石的风险相对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长,尿道黏膜逐渐老化,结石更容易形成并阻塞尿道。
2.尿道狭窄:多由尿道损伤、感染或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等引起。尿道损伤如骑跨伤、骨盆骨折等可导致尿道局部scar形成,进而引起尿道狭窄;尿道感染反复不愈也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增生、瘢痕形成,造成尿道狭窄。尿道狭窄会使尿液排出受阻,起始于尿道部位的梗阻逐渐向上影响肾脏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尿道狭窄,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多见于儿童,而外伤、感染导致的尿道狭窄在成年人群中较为常见。
二、膀胱梗阻相关病因
1.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的形成与尿液潴留、感染、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长期尿液潴留会使尿液中矿物质沉积形成结石,结石可阻塞膀胱出口,导致尿液排出不畅,进而影响双侧肾脏的尿液引流,引发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膀胱结石在儿童和老年人中相对多见,儿童膀胱结石可能与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老年人则常因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导致尿液潴留而容易形成膀胱结石。
2.膀胱颈梗阻:常见病因是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男性,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会压迫尿道内口,即膀胱颈部位,导致膀胱出口梗阻,尿液排出困难,进而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膀胱颈挛缩、先天性膀胱颈梗阻等也可导致膀胱颈梗阻,但相对少见。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是膀胱颈梗阻的主要人群。
3.神经源性膀胱: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常见于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神经系统病变会影响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功能,导致膀胱不能正常排空或排空不全,尿液潴留,进而引起尿路梗阻,最终导致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如脊髓损伤可能发生在青壮年,糖尿病神经病变多见于长期糖尿病控制不佳的患者,各年龄段都有可能涉及。
三、输尿管梗阻相关病因
1.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多来自肾脏,可在输尿管内停留、嵌顿,导致输尿管梗阻。结石的形成机制与肾脏结石类似,尿液中成分异常是重要因素。输尿管结石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不同部位的输尿管结石可能与该部位的解剖结构有关,如输尿管跨越血管处等是结石易停留的部位。
2.输尿管狭窄:可由先天性输尿管发育异常、输尿管炎症、手术损伤等引起。先天性输尿管发育异常如输尿管狭窄段,可导致尿液通过受阻;输尿管炎症如结核性输尿管炎,炎症刺激可引起输尿管管壁增厚、瘢痕形成,导致狭窄;手术损伤如盆腔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等可能损伤输尿管,引起术后输尿管狭窄。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先天性输尿管发育异常多见于儿童,炎症或手术导致的输尿管狭窄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
3.输尿管外压迫:腹腔或盆腔内的肿瘤、肿大的淋巴结等可压迫输尿管,导致输尿管梗阻。例如,宫颈癌、淋巴瘤等病变可侵犯或压迫输尿管,引起尿液引流不畅,进而导致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因相关疾病出现输尿管外压迫情况,肿瘤性病变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