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腰痛可能由肌肉骨骼系统相关原因(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本身问题(如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其他系统相关原因(如肾脏疾病、妇科疾病)引起,出现该症状需注意休息,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不适要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来预防。
一、肌肉骨骼系统相关原因
1.腰肌劳损
成因:长期站立工作,腰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腰肌劳损。例如,一些从事售货员等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由于腰部肌肉过度劳累,就较易出现腰肌劳损导致站着腰痛。从解剖学角度看,腰部肌肉长时间收缩,会引起肌肉内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一般年龄越大,肌肉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出现这种情况;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长期站立的工作性质是重要诱因。
表现:主要表现为腰部隐痛,站立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但反复发作。疼痛程度一般可轻可重,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站立姿势和活动。
2.腰椎间盘突出症
成因:长期站立时,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增大,容易导致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组织引起腰痛。对于有长期站立工作史的人群,尤其是本身存在腰椎间盘退变基础的人,更易发病。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相对高发,这与椎间盘的退变随年龄增长而加剧有关;性别上无绝对差异,但男性由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因素,发病几率可能相对略高一些。
表现:站着时腰痛可能较为明显,还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疼痛可因站立时间延长而加重。
二、脊柱本身的问题
1.脊柱侧弯
成因: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姿势不良等都可能导致脊柱侧弯。长期站立时,身体为了维持平衡,侧弯的脊柱会使肌肉等组织受力不均衡,从而引发腰痛。不同年龄阶段均可发生,青少年时期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姿势不良等因素更易导致脊柱侧弯;性别上,女性在青春期发育等阶段相对更容易出现因姿势等因素导致的脊柱侧弯。
表现:站着时可发现脊柱有明显侧弯畸形,同时伴有腰痛,且可能影响身体的平衡和正常活动。
2.强直性脊柱炎
成因: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在站立时,脊柱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腰痛。多见于青少年男性,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表现:早期可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呈隐匿性、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腰痛,可伴有脊柱活动受限等表现,站着时疼痛可能会有一定特点,比如晨起时腰痛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长时间站立又会加重。
三、其他系统相关原因
1.肾脏疾病
成因:如肾炎、肾结石等肾脏疾病。肾脏位于腰部两侧,当肾脏发生病变时,可能会引起腰部疼痛。站立时身体的姿势可能会影响肾脏的血液循环等,从而导致腰痛加重。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肾结石在一些特定人群中相对高发,比如饮水较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的人群;肾炎的发病则无明显严格的年龄和性别限制,但某些类型可能在特定年龄段更易出现。
表现:除了腰痛外,肾炎可能还伴有水肿、蛋白尿等表现;肾结石则可能伴有血尿、肾绞痛等症状,站着时腰痛可能会因身体活动等因素而有变化。
2.妇科疾病(女性)
成因:如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女性盆腔器官位于腰部下方附近,当盆腔发生炎症时,可能会刺激周围组织引起腰痛。尤其在站立时间较长时,炎症刺激可能会加重腰痛症状。多见于育龄女性,与女性的生理结构和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有关。
表现:站着时腰痛,可能还伴有下腹部坠胀、白带异常等表现。
当出现站着腰痛的情况时,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如果腰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腰椎影像学检查、肾功能检查、妇科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排查是否有骨质疏松等问题导致的腰痛;青少年则要关注是否有脊柱发育等方面的异常。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加强腰部肌肉锻炼等,以预防站着腰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