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腰痛原因包括肌肉骨骼问题(久坐久站影响、腰椎间盘问题、脊柱侧弯)和内脏疾病牵涉痛(肾脏疾病、妇科疾病);非药物干预措施有姿势调整(站立、坐姿调整)、腰部锻炼(小燕飞、五点支撑法)、物理治疗(热敷、按摩);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青少年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人要缓慢轻柔锻炼防损伤,孕妇用辅助工具并选温和锻炼,家长关注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及及时就医排查疾病。
一、明确腰痛原因
1.肌肉骨骼问题
久坐或久站影响:长时间坐着或站着会使腰部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对于年轻人来说,若长期保持不良坐姿或站姿,如弯腰驼背坐着,腰部肌肉容易疲劳,引发腰痛;老年人由于肌肉力量衰退,更易因久坐久站出现腰部不适。例如,有研究表明,每天久坐超过6小时且坐姿不正确的人群,腰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坐姿正确且久坐时间短的人群。
腰椎间盘问题: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逐渐退变,久站或久坐会增加椎间盘的压力,可能导致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压迫神经引起腰痛。对于有腰椎间盘病史的人群,久坐久站更容易诱发腰痛复发。
脊柱侧弯:脊柱侧弯患者在站立或坐姿时,脊柱两侧受力不均,会导致腰部肌肉代偿性紧张,从而引发腰痛。青少年时期发现脊柱侧弯但未及时治疗的人群,成年后更易出现久站久坐腰痛的情况。
2.内脏疾病牵涉痛
肾脏疾病:如肾盂肾炎、肾结石等肾脏疾病,可引起腰部牵涉痛。肾脏位于腰部两侧,当肾脏发生病变时,疼痛可放射至腰部。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等肾脏相关疾病,进而引发腰痛,且在久坐久站后可能加重疼痛。
妇科疾病: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也可能导致腰部疼痛。女性在久坐久站时,盆腔充血等情况可能加重炎症刺激,从而引发或加重腰痛症状。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姿势调整
站立姿势:双脚与肩同宽,收腹挺胸,腰部挺直,避免弯腰驼背或一侧肢体受力过大。站立时间较长时,可以交替将一只脚放在矮凳上,缓解腰部肌肉压力。对于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如售货员等,可准备一个小脚垫,适时更换站立姿势。
坐姿调整:选择有良好腰部支撑的座椅,座椅高度应使双脚平放在地面,大腿与小腿呈90度左右,腰部靠紧椅背。避免久坐,一般每隔30-45分钟应起身活动5-10分钟,活动时可做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如左右扭转腰部等。
2.腰部锻炼
小燕飞:俯卧在床上,双臂放在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部、上肢和下肢尽量向上抬起,像小燕子飞一样,保持3-5秒后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做3-4组。小燕飞运动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对于改善久坐久站引起的腰痛有一定帮助,尤其适合腰部肌肉力量较弱的人群。
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2-3秒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做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做3-4组。五点支撑法有助于锻炼腰部肌肉,增强腰部稳定性。
3.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腰部,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热敷2-3次。热敷能够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腰痛症状。对于因寒冷刺激或肌肉紧张引起的腰痛效果较好。
按摩:轻轻按摩腰部肌肉,从腰部两侧向中间进行按摩,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0-15分钟。按摩可以放松腰部肌肉,缓解疼痛,但要注意按摩力度和手法,避免用力不当加重损伤。如果自己按摩不熟练,可寻求专业按摩师的帮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腰部肌肉、骨骼退变明显,在调整姿势和锻炼时要更加缓慢、轻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腰部损伤。例如小燕飞和五点支撑法的动作幅度要适当减小,防止因动作过大引起腰椎骨折等严重问题。同时,老年人若长期腰痛,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有骨质疏松等其他疾病。
2.孕妇:孕妇随着孕周增加,腹部重量增加,腰部负担加重,容易出现腰痛。孕妇站立或坐姿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平衡,可使用孕妇枕等辅助工具来支撑腰部。锻炼时应选择温和的动作,如在家人帮助下进行轻柔的腰部伸展,避免过度劳累。
3.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出现久站久坐腰痛可能与脊柱发育等问题有关,如脊柱侧弯等。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坐姿和站姿,纠正不良姿势,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脊柱健康发育。如果孩子长期腰痛,应及时就医检查,排查是否有脊柱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