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早期症状多样,包括尿量变化(有增多或减少情况)、水肿表现(有眼睑及颜面、下肢水肿)、疲劳乏力(因代谢废物蓄积及贫血等致)、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其他表现(血压异常升高、出现贫血),有相关基础疾病或特殊人群需尤其警惕。
一、尿量变化
1.尿量增多:部分肾衰竭早期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受损,导致肾脏不能有效地重吸收水分,使得尿液排出量增加。例如,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为1000-2000ml,而肾衰竭早期患者可能会超过2500ml。这种情况在夜间尤为明显,患者可能会频繁起夜排尿。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或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尿量增多,需警惕肾衰竭早期的可能。
2.尿量减少:也有部分肾衰竭早期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当肾脏的滤过功能开始下降时,肾脏生成尿液的量会相应减少。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少于100ml称为无尿。一些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等疾病的患者,在病情进展到早期肾衰竭时,可能会出现尿量逐渐减少的现象。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肾脏本身功能逐渐衰退,相对更易出现尿量变化的情况,需要密切关注自身尿量情况。
二、水肿表现
1.眼睑及颜面水肿:肾衰竭早期患者可能出现眼睑及颜面水肿,尤其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这是因为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和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而眼睑和颜面部位组织较为疏松,容易出现水肿。例如,一些年轻患者若本身有肾小球疾病,在早期肾衰竭时,晨起可能发现眼睑肿胀,用手指按压后可出现凹陷。对于女性患者,月经周期等因素可能会对水肿有一定影响,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眼睑及颜面水肿持续不消退,需考虑肾衰竭早期的可能。
2.下肢水肿:随着病情发展,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水肿。一般从脚踝部位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这是由于体内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液体在下肢组织间隙积聚所致。对于有长期站立工作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本身就可能存在下肢水肿的风险因素,若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要警惕肾衰竭早期的可能。老年人由于下肢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若出现下肢水肿,更应重视,及时排查肾衰竭等疾病。
三、疲劳乏力
1.原因分析:肾衰竭早期患者常感到疲劳乏力,这主要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后,体内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如尿素氮、肌酐等在体内蓄积,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同时,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导致贫血,而贫血也会引起疲劳乏力。例如,一些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早期肾衰竭时,会逐渐出现全身乏力的症状,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出现疲劳乏力的表现,但老年人可能本身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将这种疲劳感归因于衰老等因素而忽视,需要家人多加关注。
四、消化系统症状
1.食欲减退:肾衰竭早期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这是因为体内毒素蓄积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对食物的兴趣降低。例如,一些慢性肾病患者在病情进展到早期肾衰竭时,会发现自己吃饭的胃口明显不如以前,对以往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就可能存在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情况,若出现食欲减退加重且不能用原发病解释时,要考虑肾衰竭早期的可能。
2.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随着体内毒素进一步蓄积,胃肠道受到的影响加重,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的表现。例如,一些患有慢性肾炎的年轻患者,在早期肾衰竭时,可能会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饮食。对于儿童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也要考虑到肾衰竭等疾病的可能,因为儿童的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
五、其他表现
1.血压异常:肾衰竭早期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异常,多表现为血压升高。这是因为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会导致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从而引起血压升高。例如,一些患有高血压肾损害的患者,在疾病发展到早期肾衰竭时,血压会较前明显升高,且不易控制。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血压异常的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或本身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更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警惕肾衰竭早期的可能。
2.贫血:如前所述,肾衰竭早期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症状。这是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表现。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造血功能就有所下降,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面色苍白、头晕等贫血表现,要考虑到肾衰竭等疾病导致贫血的可能。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本身就可能有失血情况,若同时出现贫血相关症状,更要注意排查肾衰竭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