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常见原因包括肌肉骨骼问题(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脊柱病变(如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结核)、内脏疾病牵涉痛(如肾脏疾病、妇科疾病);评估与检查有体格检查(观察外形、活动度等)和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等);预防与应对建议有生活方式调整(保持正确姿势、适度运动锻炼)、避免危险因素、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妇合理控重、侧卧垫枕,老年人防摔倒、补维D钙)。
一、腰痛的常见原因
1.肌肉骨骼问题
腰肌劳损:长期从事弯腰劳作、久坐久站等工作的人群易发生。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办公室职员,由于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腰肌劳损引发腰痛。其发病机制是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受到反复的牵拉,引起慢性损伤,出现炎症反应,导致腰痛,疼痛多为酸胀、隐痛,休息后可缓解,但劳累后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中青年人,与腰椎间盘的退变、损伤等因素有关。年龄增长会使腰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下降,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椎间盘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引起腰痛,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比如,重体力劳动者由于腰部承受较大压力,更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腰痛。
腰椎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腰椎会出现退行性改变,骨质增生是其中一种表现。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增生的骨质可能刺激周围的组织,如肌肉、韧带等,从而引起腰痛,一般在活动后疼痛可能会有所加重。
2.脊柱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少年男性,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其发病与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下腰部疼痛,早期疼痛可能呈间歇性,随着病情进展可变为持续性,还可能伴有脊柱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导致脊柱畸形。
脊柱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脊柱引起,患者除了有腰痛症状外,还可能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脊柱结核会破坏脊柱的骨质结构,严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3.内脏疾病牵涉痛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等。肾脏位于腰部后方,当肾脏发生病变时,可能会引起腰部牵涉痛。例如,肾结石患者会出现腰部剧烈绞痛,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同时可能伴有血尿等症状;肾盂肾炎患者除腰痛外,还常伴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妇科疾病:女性患者的一些妇科疾病也可能导致腰痛,如盆腔炎、附件炎等。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炎症刺激可导致盆腔充血、水肿,引起腰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还可能伴有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等症状。
二、腰痛的评估与检查
1.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腰部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腰部的外形、有无畸形,触摸腰部有无压痛、叩击痛,检查腰部的活动度,如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活动范围是否正常,还会检查下肢的感觉、肌力等情况,以初步判断腰痛的原因。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体征。
2.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观察腰椎的骨骼结构,如有无骨质增生、椎间盘间隙是否变窄、脊柱有无侧弯或畸形等情况,对于初步评估腰椎的整体情况有一定帮助,但对于软组织如椎间盘等的显示不如CT和MRI。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腰椎的骨性结构,对于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以明确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程度以及椎管内的情况等。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够很好地显示椎间盘、脊髓、神经根等结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病变等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清晰观察到椎间盘是否突出、脊髓有无受压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对于怀疑有内脏疾病引起腰痛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等。例如,血常规可以了解是否有感染迹象,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炎症反应;尿常规可以检查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血尿等情况,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等。
三、腰痛的预防与应对建议
1.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卧姿都要保持正确。站立时应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双脚略分开;坐姿要选择有良好腰部支撑的座椅,保持腰部挺直,膝盖与髋关节保持同一水平;睡眠时可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侧卧时膝盖微屈,仰卧时可在膝盖下方垫一个小枕头,以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腰部,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
适度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的稳定性。例如,游泳是非常适合的运动方式,游泳时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对腰部的压力,同时游泳过程中腰部肌肉得到充分锻炼;还可以进行一些腰部的伸展运动,如五点支撑法、小飞燕等,但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对于老年人,运动要更加温和,如慢走、太极拳等。
2.避免危险因素
避免长时间弯腰劳作、久坐久站等,减少腰部肌肉的慢性损伤。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要注意正确的搬运姿势,避免腰部突然受力。同时,要注意腰部的保暖,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或空调房间,避免腰部受凉,因为寒冷刺激可能会引起腰部肌肉痉挛,加重腰痛症状。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随着孕期的进展,孕妇腰部的负担加重,容易出现腰痛。孕妇要注意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增重增加腰部压力;休息时可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同时也有助于缓解腰部不适;可以在腰部垫一个小枕头,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
老年人:老年人腰椎退变较为明显,要特别注意避免摔倒,因为摔倒可能会导致腰椎骨折等严重腰部损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行走环境的安全,必要时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同时,老年人可以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减少因骨质疏松引起腰痛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