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的发病原因包括年龄因素、劳损因素、外伤因素等。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腰椎关节会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降低,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为了维持腰椎的稳定性,机体就会在椎体边缘形成骨质增生。一般来说,40岁以上的人群腰椎骨质增生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年龄越大,增生的程度可能越严重。
2.劳损因素
长期的腰部劳损是导致腰椎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事重体力劳动、运动员、办公室职员等人群,由于腰部长期处于过度使用或不良姿势的状态,腰椎关节和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会受到反复的牵拉、磨损,容易引起腰椎的力学平衡失调。例如,重体力劳动者长期弯腰搬重物,会使腰椎承受较大的压力;办公室职员长时间久坐,腰部肌肉得不到充分的放松,这些都会加速腰椎的退变,进而引发骨质增生。
3.外伤因素
腰部受到急性外伤,如骨折、脱位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导致腰椎的结构发生改变,关节面不平整,从而增加了腰椎关节的磨损和退变速度,容易诱发骨质增生。此外,腰部的慢性损伤,如反复的扭伤等,也会对腰椎造成长期的不良刺激,促使骨质增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