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虚的发生受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衰、久病伤肾、劳累过度、情志失调等方面影响。
1、先天禀赋不足
个体的肾气虚可能源于先天因素,若父母体质虚弱,在孕育过程中可能使胎儿先天肾精肾气禀赋不足,出生后肾的基础功能相对较弱,从而易出现肾气虚情况。
2、年老体衰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肾也不例外。老年人肾气渐衰,肾的精气逐渐减少,肾的各种生理功能,如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都会减弱,从而导致肾气虚。这是一种随着年龄自然发展出现肾气虚的常见原因,是机体衰老在肾脏功能上的体现。
3、久病伤肾
若患有某些慢性疾病,长期不愈,会不断损耗肾脏精气,导致肾气虚。例如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疾病,病程较长,会影响肾的正常功能,使肾的精气受损,进而引发肾气虚。从病理角度分析,疾病状态下机体的气血运行、水液代谢等出现紊乱,长期的病理过程不断耗伤肾所藏之精,影响肾的功能,最终导致肾气虚。
4、劳累过度
包括体力劳累和脑力劳累过度。体力劳累过度会耗伤气血,而肾的功能发挥与气血密切相关,气血耗伤进而影响肾的精气;脑力劳累过度,长期思考过度等也会耗伤心神,间接影响肾的精气。过度劳累使人体的精气外泄,肾的精气得不到有效储存,导致肾气虚。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且休息不足,或者长期高强度脑力工作,都会损耗肾的精气,引发肾气虚。
5、情志失调
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志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而肝与肾的关系密切,肝失疏泄会影响肾的精气封藏等功能,进而导致肾气虚。中医认为,情志不舒,肝郁气滞,会影响气血的运行,进而波及肾,使肾的功能失调,出现肾气虚。例如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状态,会影响肾的精气状态,导致肾气虚。
保持良好的心态,调节情志,对预防肾气虚有重要意义,因为情志因素对肾的功能影响较为直接,不良情志会通过影响肝进而影响肾,导致肾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