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低升糖指数主食如全谷物类的燕麦、糙米及杂豆类的红豆、绿豆等,控制精白米面摄入量,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兼顾血糖与蛋白摄入选低蛋白主食个体化调整,老年高血糖患者选易消化能稳血糖主食并监测调整。
一、选择低升糖指数的主食
1.全谷物类:燕麦是典型代表,其升糖指数(GI)较低,约为55。燕麦富含β-葡聚糖等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有助于平稳血糖。研究表明,高血糖患者食用燕麦后,血糖上升幅度相对平缓,能较长时间维持血糖稳定。糙米也是不错的选择,糙米保留了外层的糠层和胚芽,相比精白米,其膳食纤维含量更高,GI值约为50-60,食用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血糖升高速度。
2.杂豆类:红豆、绿豆等杂豆的GI值一般在40-50之间。杂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较高,能增加饱腹感,且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相对缓慢,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例如,每100克红豆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63克,但其富含的膳食纤维可延缓糖分的吸收,适合高血糖患者作为主食搭配食用。
二、控制精制谷物的摄入量
1.精白米面:白米饭、白面包等精制谷物经过精细加工,膳食纤维大量流失,GI值较高,通常白米饭的GI约为83。高血糖患者过量食用精白米面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应减少精白米面的摄入比例,可将精白米面与全谷物、杂豆等搭配食用,以降低整体主食的GI值。
三、考虑个体差异的主食调整
1.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这类患者在主食选择上需兼顾血糖控制和蛋白质摄入限制。可适当增加低蛋白主食的比例,如选用玉米淀粉制作的主食,但要严格控制摄入量,因为即使是低蛋白主食仍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需根据肾功能情况和血糖水平进行个体化调整,确保血糖平稳的同时满足机体基本能量需求。
2.老年高血糖患者:老年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主食选择应更注重易消化吸收且能稳定血糖。可将燕麦、小米等煮成软烂的粥类食用,但要注意控制煮制时间和浓度,避免粥类过快消化导致血糖短时间内升高。同时,老年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主食的种类和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