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依据甲状腺超声表现进行TI-RADS分类,其基于结节回声、边界等特征评估恶性风险,4类及以上提示恶性风险升高需进一步评估,对TI-RADS分类提示恶性可能较高的结节建议行FNAC明确性质,良性结节未引起压迫症状且无明显恶性特征可定期随访超声,较大或有压迫症状可手术切除,恶性结节通常需手术治疗,同时需考量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等个体因素并做相应处理。
一、超声特征分析与TI-RADS分类
首先依据甲状腺超声表现进行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该分类基于结节的回声、边界、纵横比、钙化等特征评估恶性风险。例如,4.3×2.6mm结节结合多发结节情况,需综合判断其在TI-RADS中的分级,不同分级对应不同处理方向,如TI-RADS3类多为良性,恶性风险<5%;TI-RADS4类及以上提示恶性风险升高,需进一步评估。
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对于TI-RADS分类提示恶性可能较高(如4类及以上)的结节,建议行FNAC以明确结节性质。FNAC通过获取细胞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是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手段,若结果提示恶性,通常需考虑手术治疗;若为良性,可根据结节大小、是否引起压迫症状等决定后续随访或其他干预措施。
三、治疗方式选择
良性结节处理:若FNAC提示良性,对于4.3×2.6mm结节,若未引起压迫症状且无明显恶性特征,可定期随访超声,观察结节大小、形态等变化,一般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若结节较大或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可考虑手术切除。
恶性结节处理:若FNAC提示恶性,通常需外科评估后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等手术治疗,术后可能根据情况辅助放射性碘治疗等。
四、患者个体因素考量
年龄:年轻患者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结合超声特征严格评估;老年患者恶性风险相对较高,需更谨慎对待,可能更倾向于积极评估。
性别: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需综合超声等表现判断。
基础疾病:若患者合并甲亢或甲减,需同时对甲状腺功能异常进行相应处理,如甲亢患者需控制甲状腺功能,甲减患者需补充甲状腺激素等,且在评估结节处理时需考虑基础疾病对手术等的影响。
生活方式:建议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情绪剧烈波动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及结节状态,定期体检监测甲状腺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