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可通过多种机制损害心血管系统致冠心病等风险升高,累及周围和自主神经系统出现手足麻木等及胃肠功能等紊乱,持续损伤肾脏引发糖尿病肾病,导致眼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削弱免疫功能增加感染易感性,孕妇高血糖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及增加新生儿并发症,还影响皮肤代谢防御出现瘙痒等问题。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高血糖可通过多种机制损害心血管系统。长期高血糖会促使血液中脂质代谢紊乱,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使得血管壁增厚、弹性降低,易形成斑块。例如,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糖人群患冠心病的风险显著高于血糖正常人群,因为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进而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
二、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高血糖会累及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在周围神经病变方面,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会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纤维变性,患者常出现手足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而自主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如便秘、腹泻交替)、体位性低血压、心率失常等,这是因为高血糖破坏了自主神经的传导和调节功能。
三、对肾脏的危害
持续高血糖会逐步损伤肾脏结构和功能,引发糖尿病肾病。高血糖导致肾小球内高压、高滤过,促使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进而导致肾小球硬化。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蛋白尿、水肿,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且高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明显升高。
四、对眼部的危害
高血糖对眼部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糖状态下,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渗漏、出血,进而引起视网膜水肿、新生血管形成等。早期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严重者可致失明。大量临床观察证实,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概率远高于血糖控制良好者。
五、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高血糖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白细胞的正常功能发挥,使其吞噬和杀菌能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的易感性。例如,高血糖患者更易发生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且感染后不易愈合,这是因为高血糖为细菌等病原体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机体自身的免疫防御能力降低。
六、对妊娠的影响(特殊人群)
孕妇若患有高血糖(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高血糖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β细胞增生,导致胎儿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引起胎儿过度生长,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同时,高血糖还可能导致胎儿宫内发育异常、早产、胎儿窘迫等,且母亲高血糖还会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七、对皮肤的影响
高血糖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和防御功能。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反复疖肿、真菌感染等问题。例如,高血糖环境下,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增加,为真菌等病原体提供了营养,易引发股癣、足癣等真菌感染;同时,高血糖导致的神经病变可能引起皮肤感觉异常,患者搔抓后易导致皮肤破损,进而引发感染,且伤口愈合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