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调整和增加运动,饮食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不同年龄人群有差异;运动要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加至少2次力量训练,有基础病史者运动前咨询医生。药物治疗有他汀类、贝特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等,分别适用不同高脂血症情况。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各有注意事项,儿童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老年人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运动安全等,女性绝经后关注雌激素影响,有基础病史者要严格控制血脂并注意药物影响。
1.饮食调整: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每日膳食中饱和脂肪酸供能应低于总能量的7%,胆固醇摄入量<300mg/d。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水果每日摄入量200~300g,蔬菜300~500g,全谷物每日摄入50~150g。例如,应避免过多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食物,多吃苹果、菠菜、燕麦等。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调整有差异,儿童需保证营养均衡基础上控制高脂食物摄入,老年人要注意消化功能调整饮食结构。
2.增加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一般在4~6km/h)、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每周至少2次。运动能帮助降低血脂,不同性别在运动方式选择上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喜好,男性可适当增加力量训练比例,女性可选择更具柔韧性的运动。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运动前需咨询医生,根据病史情况制定合适运动方案,如冠心病患者运动要避免剧烈运动。
药物治疗
1.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调脂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来降低血脂,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
2.贝特类药物:主要降低血清TG和升高HDL-C,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
3.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通过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可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调脂效果。
4.PCSK9抑制剂:对于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使用后血脂仍未达标的患者,可考虑使用PCSK9抑制剂,能显著降低LDL-C水平。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高脂血症:儿童高脂血症多与遗传、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有关。首先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如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运动。一般不首先考虑药物治疗,除非是严重的家族性高脂血症等特殊情况。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进行生活方式调整。
2.老年人高脂血症: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药物选择上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生活方式干预中运动要注意安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脑血管意外。饮食调整要兼顾营养需求和血脂控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3.女性高脂血症: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除了常规治疗外,绝经后女性要关注雌激素变化对血脂的影响。在生活方式上,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和饮食,如更年期女性情绪波动可能影响饮食和运动依从性,需家人给予更多关怀和支持来帮助维持健康生活方式。
4.有基础病史人群:如合并糖尿病的高脂血症患者,在调脂治疗时要更严格控制血脂水平,目标LDL-C应<1.8mmol/L。同时要注意药物对血糖等指标的影响,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变化。合并高血压的高脂血症患者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对血压的影响,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