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是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的病理状态,按血容量状态分为低容量性、高容量性、等容量性低钠血症,有神经系统等多系统表现,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病史采集诊断,治疗针对病因并据类型调整钠水平衡,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低钠血症的定义
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的一种病理状态。钠是人体内重要的电解质,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等起着关键作用,血清钠浓度异常降低就会引发低钠血症。
二、低钠血症的分类及特点
(一)根据血容量状态分类
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常见于胃肠道丢失(如剧烈呕吐、腹泻等)、大量出汗、烧伤等情况。患者除了有低钠血症的一般表现外,还伴有血容量减少的表现,如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脉搏细速等。因为体液丢失,包括钠和水,且钠丢失相对少于水丢失,导致血清钠浓度降低。例如,剧烈呕吐导致大量消化液丢失,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钠,若补充水分过多而钠补充不足,就容易出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2.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主要见于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肝硬化等导致水钠潴留的情况。虽然体内钠总量可能正常或增多,但由于水潴留更多,使得血清钠浓度降低。患者有相应基础疾病的表现,如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肾功能不全患者有尿量减少、肌酐升高等表现。例如,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脏排泄水和钠的功能下降,水钠在体内潴留,从而引发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3.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多见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等情况。患者总体钠正常,水潴留但血容量基本正常。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增多,导致水重吸收增加,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例如,一些肺部疾病患者可能并发SIADH,出现低钠血症但血容量无明显改变的情况。
三、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
(一)神经系统表现
轻度低钠血症时,患者可能仅有乏力、头晕等表现。随着血清钠浓度进一步降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嗜睡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这是因为低钠血症导致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升高,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例如,血清钠浓度迅速下降至120mmol/L以下时,容易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儿童由于血脑屏障发育相对不完善,可能对低钠血症更为敏感,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更早且更明显。
(二)其他系统表现
心血管系统方面,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等表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可能有心脏负荷加重等情况。消化系统方面,除了恶心、呕吐外,还可能影响胃肠蠕动等功能。
四、低钠血症的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主要依靠血清钠测定来明确低钠血症的诊断,同时需要结合血肌酐、尿素氮等评估肾功能,结合电解质其他指标(如钾、氯等)判断电解质紊乱的整体情况。还需要进行尿量、尿钠等检查来帮助判断低钠血症的类型,例如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尿钠通常降低,而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尿钠可能正常或升高。
(二)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近期的液体摄入和丢失情况、基础疾病史(如是否有肾脏疾病、心力衰竭、肝脏疾病等)、用药史(是否使用过影响抗利尿激素分泌或电解质代谢的药物)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有长期服用某些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药物的情况,对于诊断等容量性低钠血症有重要意义。
五、低钠血症的治疗原则(仅说明原则,不涉及具体药物服用指导)
(一)针对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引起低钠血症的基础疾病,如控制心力衰竭患者的液体潴留、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病变等。例如,对于SIADH患者,治疗原发的肺部等疾病可能会改善低钠血症的状况。
(二)根据低钠血症类型调整钠和水的平衡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需要补充钠和水,补充的速度和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调整,避免过快纠正低钠血症导致中枢性桥脑髓鞘溶解症等严重并发症。高容量性低钠血症主要是限制水的摄入,同时治疗水钠潴留的基础疾病。等容量性低钠血症则需要针对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等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六、特殊人群低钠血症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对低钠血症更为敏感,且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尚未成熟。在处理低钠血症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调整钠和水的补充速度。例如,纠正低钠血症的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小时血钠升高不超过0.5mmol/L,以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同时,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神经系统症状、电解质变化等情况。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等,发生低钠血症时更容易出现严重后果。在诊断和治疗低钠血症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要更加个体化。例如,对于肾功能减退的老年人,补充钠时要注意肾功能的耐受情况,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在调整液体摄入量时,要兼顾心功能状态,防止出现心力衰竭加重等情况。
(三)孕妇
孕妇发生低钠血症需要特别谨慎,因为任何不当的治疗都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在诊断时要详细评估孕妇的整体情况,治疗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方式调整钠和水的平衡。例如,补充钠时要考虑胎儿的代谢需求,避免过度纠正低钠血症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