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需保持腹部伤口清洁干燥并密切观察有无异常,保证充足休息可采取半卧位,饮食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及蔬果的食物且忌辛辣油腻,密切关注恶露量色味变化,尽早适当活动循序渐进,家人需关心陪伴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高龄产妇注重休息营养监测自身,有基础疾病产妇严控指标留意伤口等变化。
一、伤口护理
剖宫产后需保持腹部伤口清洁干燥,每日用医用碘伏等消毒液轻柔擦拭伤口周围皮肤,动作需轻柔避免刺激伤口。需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异常疼痛等情况,若发现伤口出现化脓、边缘裂开、伴有发热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医。
二、休息与体位
产妇应保证充足睡眠,每天休息时间建议不少于8-10小时。休息时可采取半卧位,此体位有助于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同时利于恶露排出,避免长时间仰卧,以防子宫后倾影响恢复。
三、饮食护理
饮食需遵循营养均衡原则,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蛋白质有助于身体组织修复,促进恢复;同时应多吃新鲜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等)和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保证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影响伤口愈合及引起胃肠不适。
四、恶露观察
密切关注恶露的量、颜色和气味变化。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产后前3-4天为血性恶露,颜色鲜红,量较多;之后逐渐转为浆液性恶露,颜色淡红;约2-3周后变为白色恶露,量少。若恶露量增多、颜色异常(如变为恶臭的暗红色、伴有大量血块)、持续时间过长(超过6周仍未干净)等,需及时就医排查异常情况。
五、活动与康复
产后应尽早进行适当活动,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进行翻身等简单动作,24小时后可坐起,第3天可在床边少量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散步等,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预防肠粘连,促进身体恢复,但活动时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六、心理护理
产妇产后易出现情绪波动,家人需给予充分的关心和陪伴,多与产妇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让产妇保持良好心态,利于身体恢复。
七、特殊人群提示
高龄产妇:剖宫产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需更加注重休息,保证营养摄入充足且均衡,密切监测伤口愈合情况及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有基础疾病产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除遵循上述常规护理要点外,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相关指标,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若出现血压异常波动、血糖控制不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在护理过程中需特别留意伤口愈合及身体一般状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