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可通过及时哺乳或挤奶、局部热敷与冷敷交替、按摩乳房、穿戴合适胸罩、注意饮食调整来缓解涨奶,剖宫产、高龄及有乳腺疾病史产妇还需分别注意相应特殊事项。
一、及时哺乳或挤奶
产后应尽早让婴儿吸吮乳头,婴儿的吸吮可刺激乳汁分泌,也能缓解涨奶疼痛。一般产后半小时内就可让婴儿开始吸吮,每次喂奶时间可交替两侧乳房,确保两侧乳房都能被充分吸吮,每侧乳房吸吮10-15分钟左右。对于无法及时让婴儿吸吮的情况,可使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保持乳腺导管通畅,减轻涨奶。吸奶器的使用频率可根据乳房胀满程度调整,一般每2-3小时吸奶一次,每次吸奶时间以乳房变软为宜。
二、局部热敷与冷敷交替
热敷:在哺乳前15-20分钟,用温毛巾热敷乳房,温度控制在40-50℃左右。热敷可促进乳房血液循环,缓解乳房的紧张状态,有助于乳汁流出。例如,一项研究表明,热敷能使乳腺导管扩张,增加乳汁排出量,从而减轻涨奶疼痛。但要注意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冷敷:如果涨奶疼痛较为剧烈,哺乳后可使用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乳房上,每次冷敷15-20分钟。冷敷可减轻乳房肿胀和疼痛,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充血。不过,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乳腺导管收缩,影响乳汁排出。
三、按摩乳房
哺乳前可轻轻按摩乳房,从乳房边缘向乳头方向环形按摩。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以孕妇感觉舒适为宜。按摩能帮助疏通乳腺导管,促进乳汁流动。研究发现,适当的乳房按摩可使涨奶引起的疼痛减轻约30%左右。按摩时可配合热敷或冷敷,效果可能更好。但如果乳房有炎症等情况,应避免过度按摩。
四、穿戴合适的胸罩
产后应穿戴合适的、支撑性好的胸罩,避免过紧或过松。过紧的胸罩会压迫乳房,加重涨奶疼痛;过松的胸罩则无法起到支撑作用,也不利于乳房的血液循环。合适的胸罩能维持乳房的正常形态,减轻乳房的不适感。一般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胸罩,每天更换清洗,保持乳房清洁卫生。
五、注意饮食调整
产后饮食要注意避免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乳汁分泌过多导致涨奶加重。可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持饮食清淡。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乳汁的分泌和排出,但也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可少量多次饮用。例如,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乳汁分泌的平衡,减少涨奶的发生几率。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剖宫产产妇:剖宫产产妇产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在进行乳房护理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手术切口疼痛而过度紧张影响护理操作。同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哺乳或挤奶时间,确保乳房护理能有效进行。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涨奶时更要注意乳房的清洁和护理,避免发生乳腺炎等问题。在进行热敷、冷敷或按摩时,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并咨询医生。
有乳腺疾病史产妇:如有乳腺增生等既往病史,产后涨奶时要更加谨慎护理。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乳房护理,避免因涨奶引发乳腺疾病的复发或加重。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乳房的变化,如出现红肿、发热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