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常见症状包括神经系统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口角歪斜)、眼部症状(如视物模糊、复视)和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不同症状表现与梗死部位、患者年龄、基础病史等相关,如偏瘫因脑梗死影响神经传导通路,视物模糊因影响视觉传导通路或中枢,嗜睡是意识轻度障碍,昏迷多提示病情严重。
一、神经系统症状
偏瘫:一侧肢体无力或完全不能活动,是脑梗死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这是因为脑梗死影响了支配对侧肢体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例如,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发生梗死时,常出现对侧肢体的偏瘫。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年轻人发生脑梗死导致的偏瘫可能与血管炎等病因相关,而老年人则多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偏瘫的风险相对更高,需要密切关注肢体运动功能变化。
偏身感觉障碍:表现为一侧身体的感觉减退或消失,如对疼痛、温度、触觉等感觉不敏感。这是由于感觉传导通路受损所致。比如丘脑部位发生梗死时,常出现明显的偏身感觉障碍。不同性别患者在发生偏身感觉障碍时,一般无性别差异,但基础疾病的影响可能因个体生活方式不同而有差异,长期吸烟、酗酒的患者基础疾病控制不佳时,更易出现严重的感觉障碍。
言语障碍:包括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不能流利表达)、感觉性失语(能流利说话,但内容无意义,不能理解他人言语)等。当大脑语言中枢区域发生梗死时会出现此类症状。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脑功能储备下降,发生言语障碍后恢复相对困难,而年轻患者恢复潜力相对较大。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生言语障碍的风险可能增加,需要注意早期识别。
口角歪斜:表现为一侧口角下垂、流涎等,是面部神经受累的表现。多因脑梗死累及面神经核或其传导通路引起。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盐饮食的人群可能因血压控制不佳,增加口角歪斜等脑梗死相关症状的发生风险。
二、眼部症状
视物模糊:可表现为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等。这是因为脑梗死影响了视觉传导通路或相关视觉中枢。不同年龄患者视物模糊的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发生视物模糊的脑梗死较为罕见,多与先天性血管异常等特殊病因有关;老年人则多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相关。有眼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脑梗死时,视物模糊等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需要综合判断。
复视:即看东西重影,是由于眼外肌运动不协调所致,与脑梗死影响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有关。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复视的脑梗死风险相对较高,因为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影响神经对眼外肌的控制。
三、意识障碍
嗜睡:表现为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可被唤醒,唤醒后能进行简单交流,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这是脑梗死影响了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导致的意识轻度障碍。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有严重脑梗死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对于嗜睡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其意识状态变化,因为意识障碍可能提示脑梗死病情加重。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患者完全丧失意识,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多提示脑梗死病变范围较大或病情严重,如大面积脑梗死时易出现昏迷。不同年龄的昏迷患者预后差异较大,儿童昏迷多与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急症相关,预后相对复杂;老年人昏迷则多与基础疾病控制不佳、梗死面积大等因素有关,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