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持续性收缩状态,常见病因有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创伤、颅内手术等,临床表现有神经系统症状及其他表现,诊断方法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等,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发生脑血管痉挛后影响及注意事项不同。
一、定义
脑血管痉挛是指颅内动脉的持续性收缩状态。当各种原因导致颅内动脉壁受到刺激,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就会出现脑血管痉挛的情况。
二、常见病因
1.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引发脑血管痉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颅内动脉瘤破裂等导致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时,血液中的一些物质会刺激血管,引发血管痉挛。例如,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约有30%-7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会发生脑血管痉挛。
2.颅脑创伤:头部受到外伤时,可能会损伤脑血管,导致血管痉挛。比如车祸等导致的颅脑创伤,可能引起脑血管的一系列病理改变,进而出现痉挛。
3.颅内手术:在进行颅内手术过程中,对脑血管的操作等可能刺激血管,引发痉挛。不同的颅内手术,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概率有所差异,但总体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并发症。
4.其他因素:某些血管内介入操作、血管炎等也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但相对前两者来说较为少见。
三、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患者常出现剧烈头痛,这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头痛的程度可能较为严重,与脑血管痉挛导致脑部供血相对不足等因素有关。
神经功能缺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还可能有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例如,脑血管痉挛影响了脑部特定区域的血液供应,就会导致相应区域的神经功能出现障碍。
2.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颅内压变化等因素有关。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以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等指标。如果脑血管痉挛存在,往往会出现血流速度增快等改变。例如,当TCD显示大脑中动脉等主要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时,提示可能存在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造影:这是诊断脑血管痉挛的金标准。通过脑血管造影可以直接观察到脑血管的形态、是否存在痉挛以及痉挛的部位等情况。它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狭窄程度等细节,但属于有创检查。
CT血管成像(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也可以用于评估脑血管的情况,了解是否存在痉挛以及血管的形态改变等。不过,相对脑血管造影来说,其准确性可能稍逊一筹,但属于无创检查方法。
五、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发生脑血管痉挛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等。例如,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脑血管痉挛,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运动功能等。在护理方面,要密切观察儿童的意识、肢体活动等情况,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更需要医护人员细致观察。
2.老年人
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等有所下降,发生脑血管痉挛后,可能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等情况。例如,老年人脑血管痉挛后发生脑梗死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在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相对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手段。
3.女性
女性在妊娠等特殊时期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需要特别考虑妊娠等因素对治疗的影响。例如,在用药等方面要权衡对胎儿的影响,可能需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4.有基础病史人群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发生脑血管痉挛后,病情可能更复杂。因为基础病史会影响血管的状态等。例如,高血压患者本身血管弹性等就可能存在问题,发生脑血管痉挛后,血压的控制等需要更加谨慎,要在控制脑血管痉挛的同时,避免血压波动对脑部血管等造成进一步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