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姨妈腰痛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致子宫缺血缺氧放射痛、盆腔充血刺激神经)、病理性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刺激周围组织、子宫腺肌病致子宫痉挛性收缩、盆腔炎炎症刺激、腰椎病变受月经影响诱发加重)及其他因素(生活方式如久坐久站、穿着不合适,个体差异如腰部薄弱、心理因素致肌肉紧张)。
一、生理性因素
1.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女性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合成并释放较多的前列腺素,尤其是前列腺素F2α和前列腺素E2,它们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出现痛经,同时疼痛可能会放射至腰部,导致腰痛。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中前列腺素的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生理现象,但个体对其敏感性不同,部分女性会较为明显地感受到腰痛。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有半数以上的痛经女性会伴随不同程度的腰部牵涉痛。
2.盆腔充血:月经期间盆腔处于充血状态,这种充血可能会刺激周围的神经组织,包括腰部的神经,进而引发腰痛。一般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出现盆腔充血,月经期间达到高峰,之后逐渐缓解。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这种盆腔充血引起的腰痛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随着月经结束,盆腔充血消退,腰痛也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二、病理性因素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卵巢、盆腔腹膜等部位是常见的异位部位。在月经期间,异位的子宫内膜也会发生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据统计,约3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会出现腰痛症状,且疼痛程度可能会随病情加重而加剧。例如,一些患者除了腰痛外,还可能伴有痛经进行性加重、性交痛等表现。
2.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月经期间,异位的内膜腺体出血,导致子宫肌层膨胀,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从而出现痛经和腰痛。其腰痛特点多为下腹深部和腰骶部持续性疼痛,且会随月经周期而加重。研究发现,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约有相当比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腰痛症状,尤其是病情较重的患者。
3.盆腔炎:盆腔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月经期间,女性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若盆腔存在炎症,炎症刺激会导致盆腔充血加重,同时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引起腰部疼痛。盆腔炎患者除了腰痛外,还常伴有下腹部坠胀、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例如,急性盆腔炎患者腰痛症状可能较为明显,且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慢性盆腔炎则多为隐痛、坠胀感。
4.腰椎病变:本身存在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等腰椎病变的女性,在月经期间由于盆腔充血等因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腰痛症状。因为腰椎病变本身就会导致腰部神经、肌肉等受到刺激或压迫,而月经期间身体的生理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腰部的状态。比如,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月经期间,由于盆腔充血可能会使腰部神经受压情况加重,从而使腰痛症状比平时更明显。
三、其他因素
1.生活方式因素
久坐或久站:女性在月经期间如果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会影响腰部血液循环,导致腰部肌肉疲劳,容易引发或加重腰痛。例如,一些办公室女性,月经期间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工作,缺乏适当活动,就可能出现腰痛症状。
穿着不合适:月经期间穿着过紧的腰部服饰,会限制腰部活动,影响血液循环,也可能导致腰痛。比如,穿着紧身的束腰衣物,会对腰部造成压迫,影响正常的生理代谢,进而引发腰痛。
2.个体差异:不同女性对月经期间身体变化的耐受程度不同,一些女性可能本身腰部肌肉、韧带等较为薄弱,在月经期间更容易出现腰痛症状。此外,心理因素也可能对腰痛产生影响,比如月经期间女性情绪紧张、焦虑等,可能会加重腰部肌肉的紧张度,从而引发或加重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