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包含三个主要产程,第一产程分潜伏期和活跃期,第二产程是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是胎盘娩出期,过程中有子宫收缩变化和产妇心理变化,自然分娩对母婴有益,需多方面配合并个体化处理以保障顺利及母婴健康
一、自然分娩的三个主要产程
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
潜伏期: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颈口扩张至3cm,初产妇潜伏期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8-16小时,经产妇相对较短,可能需6-10小时。此阶段子宫出现规律收缩,宫颈逐渐缩短、扩张,孕妇会有下腹部阵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同时可能伴有轻度腰酸、坠胀感等。在潜伏期,产妇要注意休息,可适当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以补充体力,如面条、粥等,同时要密切关注宫缩频率、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情况,医护人员会通过阴道检查等方式监测产程进展。对于年龄较大的产妇,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以确保产程顺利;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如妊娠高血压等,需格外注意宫缩和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活跃期:宫颈口从3cm扩张至10cm,活跃期又分为加速期(宫颈口扩张3-4cm)、最大加速期(宫颈口扩张4-9cm)和减速期(宫颈口扩张9-10cm)。加速期约需1.5-2小时,最大加速期约需2小时,减速期约需30分钟。此阶段宫缩强度增加,持续时间延长,间隔时间缩短,产妇阵痛感更明显。产妇需配合宫缩用力,如深呼吸后屏气用力等,但要注意正确的用力方法,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体力过度消耗。对于经产妇,活跃期进展相对较快,要提前做好准备;高龄产妇在活跃期要更加注重自身体力的保存,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合理用力。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颈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但也有长达1小时者。此阶段产妇会有强烈的排便感,需在宫缩时用力将胎儿娩出。当胎儿头部拨露时,要注意保护会阴,避免会阴撕裂;当胎儿肩部娩出时,分娩会逐渐完成。对于肥胖产妇,由于脂肪较多,可能会增加胎儿娩出的难度,需要医护人员更精准地操作;有会阴侧切史或会阴条件较差的产妇,要密切关注会阴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一般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会使胎盘剥离,然后通过宫缩将胎盘娩出。此阶段要观察胎盘、胎膜是否完整,阴道出血量等情况。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如多胎妊娠、巨大儿等,要加强产后出血量的监测。
二、自然分娩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及应对
1.子宫收缩的变化: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是推动胎儿下降的主要动力。第一产程时子宫收缩力相对较协调,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都有一定要求,通过宫缩使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随着产程进展,子宫收缩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加。对于患有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产妇,强烈的子宫收缩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支持措施。
2.产妇的心理变化及应对:自然分娩过程中,产妇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变化。紧张焦虑的情绪可能会影响产程进展,医护人员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向产妇讲解产程进展情况,鼓励产妇树立信心,同时家人也应在一旁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于有过不良分娩经历或对分娩有恐惧心理的产妇,更需要加强心理安抚,可通过播放轻松的音乐等方式缓解其紧张情绪。
三、自然分娩对母婴的益处
1.对新生儿的益处: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的挤压,有助于胎儿肺部液体的排出,降低新生儿湿肺的发生概率;同时,产道的刺激可以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使新生儿出生后能更快地适应外界环境。对于足月儿和有一定孕周的早产儿,自然分娩都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极低体重早产儿,需要综合评估分娩方式的安全性。
2.对产妇的益处:自然分娩后,产妇身体恢复相对较快,产后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而且母乳喂养更容易成功,因为自然分娩过程中产妇体内的激素变化更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和排出。但对于有产后盆底肌损伤高危因素的产妇,如多胎妊娠、巨大儿等,产后需要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以降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总之,自然分娩是一个复杂但具有诸多益处的生理过程,整个过程中需要产妇、医护人员等多方面的配合,同时要根据产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处理,以确保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和母婴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