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溶栓有多种禁忌情况,包括既往颅内出血(近3个月内、老年等情况禁忌更严)、近3个月内重大颅内或脊髓手术史(老年及合并基础病者禁忌更严)、近3周内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史(老年及有不良生活方式者禁忌更严)、近2周内大型外科手术史(老年及合并凝血障碍等病史者禁忌更严)、既往颅内恶性肿瘤病史(老年及特殊阶段禁忌更严)、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老年及有不良生活方式者禁忌更严)、有出血性疾病或出血素质(老年及长期出血性疾病病史者禁忌)、近期有卒中史伴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25分,老年及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等病史者禁忌更严)
一、既往颅内出血
1.相关情况:既往有颅内出血病史者属于脑梗死溶栓禁忌症。因为溶栓药物会增加颅内再次出血的风险,既往颅内出血可能提示存在颅内血管结构或凝血机制的异常情况,使用溶栓药物后极易导致出血加重,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有既往颅内出血病史的患者,即使发生脑梗死,也不能进行溶栓治疗。
2.年龄影响: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存在脑血管的退行性变等情况,若既往有颅内出血病史,溶栓禁忌更加明确,因为老年患者机体对出血的耐受性更差,出血后病情恶化的风险更高。
3.病史影响:既往颅内出血病史如果是近3个月内发生的,溶栓禁忌更为严格,时间越近,再次出血风险越高;如果是更久之前发生的,但仍需综合评估颅内血管情况及整体健康状态来判断,但总体而言既往颅内出血是重要的溶栓禁忌。
二、近3个月内有重大颅内或脊髓手术史
1.相关情况:近3个月内进行过重大颅内或脊髓手术,此时颅内或脊髓部位存在手术创口等情况,溶栓会导致创口部位出血,影响手术部位的愈合,甚至引发严重的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例如进行过颅内肿瘤切除术等重大手术的患者,溶栓会增加手术部位出血的可能性,所以此类患者禁忌溶栓治疗。
2.年龄影响:老年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近3个月内重大颅内或脊髓手术史的患者进行溶栓风险更高,因为老年患者术后本身恢复就可能较慢,溶栓进一步加重出血风险的可能性更大。
3.病史影响:如果患者除了近3个月内重大颅内或脊髓手术史外,还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进一步增加溶栓后的出血风险,因此这类患者更需要严格避免溶栓。
三、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史
1.相关情况: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史,说明患者存在全身性的出血倾向或局部有易出血的部位,使用溶栓药物会导致出血倾向加重,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可能进一步加重,甚至引发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比如近3周内有消化道溃疡并出血病史的患者,溶栓后可能导致溃疡部位再次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2.年龄影响:老年患者本身凝血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史的老年患者,溶栓禁忌更加明确,因为其凝血功能较差,溶栓后出血风险更高。
3.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患者有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凝血功能,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史的患者合并不良生活方式时,溶栓禁忌需要更加严格把控,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干扰凝血状态,增加溶栓风险。
四、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史
1.相关情况: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史,手术部位存在创伤,溶栓会增加手术部位及全身出血的风险。大型外科手术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凝血机制可能发生变化,此时使用溶栓药物容易导致出血难以控制,所以近2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史的患者禁忌溶栓。
2.年龄影响:老年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慢,近2周内大型外科手术史的老年患者,溶栓后出血风险较年轻患者更高,因为老年患者的组织修复能力和凝血功能相对较弱。
3.病史影响:如果患者近2周内大型外科手术史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病史,那么溶栓的禁忌更为严格,因为本身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溶栓后出血风险极大。
五、既往有颅内恶性肿瘤病史
1.相关情况:既往有颅内恶性肿瘤病史,颅内存在肿瘤组织,溶栓药物可能会导致肿瘤部位出血,进而加重肿瘤相关病情,甚至压迫脑组织等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例如既往有脑胶质瘤病史的患者,溶栓后可能引发肿瘤部位出血,使病情急剧恶化。
2.年龄影响:对于老年颅内恶性肿瘤病史患者,溶栓禁忌更加明确,因为老年患者整体身体状况相对较差,耐受出血等并发症的能力更弱。
3.病史影响:既往颅内恶性肿瘤病史如果处于治疗后的复发等特殊阶段,溶栓的禁忌更为严格,需要综合评估肿瘤的状态及机体的整体情况来判断,但总体而言既往颅内恶性肿瘤病史是脑梗死溶栓的重要禁忌之一。
六、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
1.相关情况: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由于血压过高,溶栓后容易导致颅内出血。因为过高的血压会使脑血管的压力增加,溶栓药物作用下更易发生血管破裂出血。
2.年龄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本身血管弹性差,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情况下溶栓风险极高,老年患者的脑血管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因溶栓而引发出血。
3.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患者同时有吸烟、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加重血压的波动和血管损伤,增加溶栓后的出血风险,所以这类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血压至合适范围后再考虑其他治疗,否则禁忌溶栓。
七、有出血性疾病或出血素质
1.相关情况: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100×10/L)、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出血性疾病或出血素质的患者,使用溶栓药物会导致出血难以止住,因为其自身的凝血机制存在问题,无法有效形成血栓来止血,溶栓后会加重出血状况。
2.年龄影响:老年患者如果合并出血性疾病或出血素质,由于老年患者机体的代偿能力下降,出血后的后果更为严重,所以这类老年患者溶栓禁忌明确。
3.病史影响:如果患者有长期的出血性疾病病史,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本身就存在易出血的体质,溶栓会极大增加出血风险,因此这类患者绝对禁忌溶栓治疗。
八、近期有卒中史伴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25分)
1.相关情况:近期有卒中史且神经功能缺损严重(NIHSS评分>25分)的患者,溶栓后出血风险高,且神经功能缺损本身较重,溶栓可能无法带来明显获益,反而增加出血等并发症风险。NIHSS评分高提示脑组织损伤严重,溶栓药物作用下更易出现出血等不良事件。
2.年龄影响:老年患者本身神经功能恢复能力差,近期有卒中史伴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的老年患者,溶栓禁忌更为严格,因为老年患者溶栓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且恢复的可能性更小。
3.病史影响:如果患者近期卒中史伴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同时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等基础病史,那么溶栓的禁忌更加绝对,因为机体整体状况差,无法耐受溶栓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