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判断伤情,若有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平稳则轻柔固定胸部,医疗上通过影像学检查后行相应固定治疗,康复期注意休息活动与疼痛管理,儿童肋骨弹性好但需密切观察呼吸,老年人伴骨质疏松要加强营养预防并发症且固定适中。
一、初步评估与现场应对
1.伤情判断:首先观察伤者有无呼吸困难、口唇发绀、胸痛进行性加重等情况,若存在此类表现,提示可能合并气胸、血胸等严重胸腔脏器损伤,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若伤情相对平稳,应让伤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
2.现场固定:可用三角巾等轻柔固定胸部,减少骨折端移动,固定时注意松紧适宜,以不影响呼吸为度。
二、医疗专业处置
1.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CT等明确肋骨骨折的具体部位、数量及是否合并胸腔脏器损伤,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固定治疗:
单纯单根或少数几根肋骨骨折,多采用胸带外固定,固定时需确保能有效限制骨折端活动,同时不影响正常呼吸。
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胸壁反常呼吸运动者,可能需行牵引固定或手术内固定等方法,以恢复胸廓稳定性。
三、康复期注意事项
1.休息与活动:骨折后需充分休息,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防止骨折移位。在疼痛缓解后逐步开展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等,预防肺部感染及肺不张。
2.疼痛管理:可通过调整体位缓解疼痛,必要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但需遵循一般性用药原则,避免不恰当用药。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肋骨弹性较好,多为青枝骨折,固定相对简单,但需密切观察呼吸状况,因儿童胸廓发育未完善,骨折后易影响呼吸功能,需及时就医评估。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骨质疏松,肋骨骨折后愈合能力差,易合并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需加强营养支持,注重预防肺部并发症,固定时力度要适中,避免加重骨质疏松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