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按来源分为皮质和髓质肿瘤,按功能分功能性与非功能性,部分病因不明与遗传等相关,功能性肿瘤有分泌不同激素对应表现,非功能性早期无症状后期有压迫症状,诊断靠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儿童恶性可能高需尽早评估处理,妊娠期要综合考量母婴,老年需关注基础病与手术耐受性。
一、定义与分类
肾上腺肿瘤是指发生于肾上腺部位的肿瘤性病变,按来源可分为肾上腺皮质肿瘤(如腺瘤、腺癌等)和肾上腺髓质肿瘤(主要为嗜铬细胞瘤等);按功能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功能性肿瘤可分泌激素引发相应临床症状,非功能性肿瘤通常无激素分泌相关表现,多因肿瘤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症状。
二、病因
部分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如有家族性嗜铬细胞瘤遗传倾向,某些基因变异可增加肾上腺肿瘤发生风险;此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辐射等可能为潜在诱因。
三、临床表现
(一)功能性肿瘤表现
分泌皮质醇相关:可致库欣综合征,出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等表现。
分泌醛固酮相关:引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如乏力、肌肉无力等。
分泌儿茶酚胺相关:嗜铬细胞瘤可致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多汗等。
(二)非功能性肿瘤表现
早期常无症状,随肿瘤增大可出现腰腹部胀痛、腹部包块等。
四、诊断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检测激素水平,如皮质醇、醛固酮、儿茶酚胺等,辅助判断肿瘤是否具功能性。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CT、MRI等可明确肿瘤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CT和MRI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较高。
五、特殊人群考虑
(一)儿童
儿童肾上腺肿瘤恶性可能性相对较高,诊断后需尽早评估并处理,密切关注肿瘤对生长发育等的影响。
(二)妊娠期女性
发现肾上腺肿瘤需综合考量妊娠情况与肿瘤性质,权衡手术等治疗对母婴的影响,谨慎制定诊疗方案。
(三)老年患者
需关注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评估手术耐受性等,充分考虑其身体机能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诊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