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等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炎症由长期不良姿势等引发临床表现有腰部隐痛反复发作、活动受限、肌肉痉挛诊断需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排除其他病治疗优先非药物干预包括纠正不良姿势、物理治疗、康复锻炼老年人应避免加重负担动作并保暖孕妇需避免久站弯腰等儿童要培养正确姿势防潜在损伤。
一、定义
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多因长期腰部姿势不良(如久坐、久站、长期弯腰工作等)、急性腰扭伤治疗不彻底或累积损伤等因素引发,是引起慢性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二、临床表现
1.腰部隐痛:疼痛反复发作,可随劳累程度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疼痛性质多为钝痛、酸痛,部分患者可感觉腰部有沉重感。
2.腰部活动受限:病情较重时,腰部活动可能受一定限制,如弯腰、转身等动作不灵活,但一般无明显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
3.肌肉痉挛:部分患者可出现单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用手触摸时可感觉到紧张的肌肉条索。
三、诊断要点
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长期腰部不良姿势、急性腰扭伤史等。
2.体格检查:腰部可有固定压痛部位,多在骶棘肌处、髂嵴后部等,无明显下肢神经受累体征。
3.影像学检查:一般X线检查无特异性改变,MRI等检查可排除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折等其他腰部疾病。
四、治疗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
1.纠正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改变体位,工作时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减少腰部劳损风险。
2.物理治疗:可通过热敷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按摩可放松腰部肌肉,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还可采用针灸等中医疗法辅助治疗。
3.康复锻炼:进行适度的腰部功能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法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稳定性,但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应避免过度弯腰、负重等加重腰部负担的动作,可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等,同时注意腰部保暖,预防病情加重。
孕妇:孕期随着子宫增大,腰部负担加重,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弯腰,休息时可适当垫高腰部,减轻腰部压力,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腰部舒缓动作。
儿童:虽儿童患腰肌劳损相对较少,但需注意培养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久坐、背负过重书包等,预防腰部慢性损伤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