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高需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等判断程度,密切监测变化。生理性黄疸高可通过增加喂养次数促进排泄;病理性黄疸高可采用光照疗法(注意保护相关部位)、换血疗法(严格掌握适应证);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现黄疸高处理更谨慎,需更频繁监测、调整光照等,黄疸高要依类型程度采取对应措施,密切关注一般情况,异常及时就医。
一、新生儿黄疸高的判断与监测
新生儿黄疸高首先需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等方法准确判断黄疸程度。一般来说,足月儿血清胆红素超过12.9mg/dl,早产儿超过15mg/dl可认为是黄疸偏高。要密切监测黄疸的变化情况,包括每日胆红素值的上升速度等,因为这关系到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等不同情况的判断。例如,若每日胆红素上升超过5mg/dl,需警惕病理性黄疸可能。
二、生理性黄疸高的处理
对于生理性黄疸高的新生儿,通常可通过增加喂养次数来促进胆红素排泄。因为频繁喂养能让新生儿多吃多排,从而有助于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一般建议按需喂养,每日喂养次数可在8-12次左右,以保证新生儿摄入足够的乳汁,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胆红素随粪便排出体外。
三、病理性黄疸高的处理
1.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过蓝光或绿光照射,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在进行光照疗法时,要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和会阴部,用专用的眼罩和尿布遮挡。一般需持续照射一定时间,具体时长根据黄疸程度等因素由医生判断。
2.换血疗法
当新生儿黄疸严重,如出现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进行换血疗法。换血疗法可以迅速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该操作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
四、特殊人群(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的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出现黄疸高的情况,由于其各器官功能发育更不完善,处理需更加谨慎。在监测黄疸时要更频繁,因为这类新生儿胆红素代谢能力更弱。光照疗法时要注意光照强度和时间的调整,避免对其未成熟的皮肤和器官造成过度损伤。喂养方面要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以利于胆红素排泄,但要注意喂养的耐受性,避免引起呕吐等情况加重病情。
总之,新生儿黄疸高时需根据黄疸的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密切关注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