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查包含尿液检查的尿常规、尿沉渣涂片抗酸染色及尿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后者是诊断金标准之一)、血液检查的血常规、血沉及肾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超声、X线的尿路平片与静脉尿路造影、CT、MRI;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膀胱黏膜并取活组织病理检查,不同患者检查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尿常规可见红细胞、白细胞等,尿沉渣涂片抗酸染色找结核分枝杆菌是简便的筛查方法,但阳性率有限;尿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是诊断肾结核的金标准之一,可明确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一般需时较长,但准确性高。
2.血液检查:血常规可出现血红蛋白降低等贫血表现;血沉(红细胞沉降率)常增快,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肾功能检查可了解肾小球滤过率等,评估肾脏功能受损情况,如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能异常。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能发现肾实质内的病变,如肾皮质内的小囊肿、钙化等,可初步判断肾脏形态及结构异常,但对早期肾结核的诊断敏感性相对有限。
2.X线检查:
尿路平片(KUB):可发现肾区的钙化影,约50%-70%的肾结核患者可出现钙化,钙化影呈斑点状或不规则片状。
静脉尿路造影(IVU):能显示肾盏肾盂的破坏情况,早期可见肾盏边缘不整齐如虫蚀样改变,晚期可出现肾盏消失、肾盂狭窄变形等典型表现,对肾结核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但肾功能严重受损时可能显影不佳。
3.CT检查: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较高,能清晰显示肾脏实质内的病变范围、程度,如脓肿形成、钙化、肾盂肾盏的破坏情况等,可发现平片及IVU不易察觉的病变,还能评估肾脏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4.MRI检查:在显示肾脏病变的细节方面有一定优势,对判断肾结核的病变范围、有无周围组织侵犯等有帮助,尤其适用于对碘造影剂过敏或IVU显影不佳的患者。
三、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膀胱黏膜情况,可见膀胱黏膜充血、水肿、结核结节、溃疡等病变,还可在膀胱病变处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但检查时需考虑患者膀胱的耐受情况,对于严重膀胱挛缩者可能不宜进行。
不同年龄、性别及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检查时需注意相应事项,如儿童患者检查时需更轻柔操作以减少不适;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尿液检查或膀胱镜检查时需评估出血风险等;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考虑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必要时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