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若未及时干预危害众多,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可致胆红素脑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永久性后遗症;长期严重黄疸影响生长发育,致食欲下降、睡眠受影响等;还会引发感染相关风险增加、影响肝脏功能等并发症,家长需密切关注新生儿黄疸情况,异常时及时就医,早产儿等特殊人群更要加强监测管理。
一、胆红素脑病风险
新生儿黄疸若未及时干预,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过高时,未结合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胆红素脑病。这是新生儿黄疸最严重的危害之一。研究表明,当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增加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风险。胆红素脑病可导致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肌张力异常、吸吮无力、抽搐等,严重者可遗留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听力障碍等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例如,在一些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中,由于其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对胆红素的耐受性更差,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相对更高。
二、影响生长发育
长期严重的黄疸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会导致新生儿食欲下降,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影响体重增长和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同时,黄疸引起的不适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睡眠等生理状态,而睡眠不足等情况也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研究显示,黄疸持续时间过长的新生儿,在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等方面可能会落后于正常新生儿。
三、引发其他并发症
1.感染相关风险增加:新生儿黄疸可能提示存在一些潜在的感染因素,或者黄疸本身会影响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使得新生儿更容易发生感染。例如,新生儿感染时可能会出现黄疸加重的情况,而黄疸又会不利于感染的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2.对肝脏功能的影响:严重的黄疸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重要器官,长期处于高胆红素水平会干扰肝脏的其他代谢功能,影响肝脏对营养物质的合成、储存等功能,进而影响新生儿的整体健康状况。
对于新生儿黄疸,家长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皮肤黄染的情况,尤其是黄疸出现的时间、进展速度等。若发现新生儿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黄染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消退过晚(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未消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干预,以降低新生儿黄疸带来的各种危害。对于早产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自身生理特点,更需要加强黄疸的监测和管理,因为他们发生严重黄疸及相关危害的风险相对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