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代谢异常致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临床病症,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多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至3-4周消退且一般情况好胆红素值未超标准,病理性生后24小时内出现胆红素每日上升快超标准,通过血清胆红素测定诊断,生理性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加强喂养,病理性用光疗或换血疗法,孕期注意避免溶血因素定期产检,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奶促胎便排出,早产儿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注意眼部防护合理喂养,有病史新生儿要密切观察黄疸及时干预。
一、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因胆红素代谢异常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临床病症,是新生儿常见临床问题。
二、分类
(一)生理性黄疸
1.出现时间:多在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可延至生后3-4周消退。
2.特点:一般情况良好,血清胆红素值未超过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
(二)病理性黄疸
1.出现时间: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程度特点: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5mg/dl,血清总胆红素值超过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等。
三、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血清胆红素测定诊断,依据血清胆红素水平判断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值在正常生理性范围,病理性黄疸则超出该范围。
四、治疗原则
(一)生理性黄疸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通过加强喂养促进胎便排出,以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利于胆红素排泄。
(二)病理性黄疸
1.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光照使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
2.换血疗法:用于严重病理性黄疸,如溶血性黄疸等情况,快速置换出胆红素、抗体及致敏红细胞等。
五、预防措施
(一)孕期方面
孕期注意避免可能导致胎儿溶血等引发黄疸的因素,定期产检,保障胎儿健康。
(二)新生儿出生后
新生儿出生后要尽早开奶,通过频繁喂养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早产儿
早产儿肝脏功能更不成熟,胆红素代谢能力更弱,更易出现黄疸且黄疸程度可能更重,需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光疗时要特别注意眼部防护,避免光照损伤眼部组织,同时喂养时需考虑其消化吸收能力,合理安排喂养频次和量,保障营养供给同时促进胆红素代谢。
(二)有病史新生儿
对于有溶血病史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出生后要密切观察黄疸出现时间和程度,尽早进行胆红素监测,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严重黄疸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等的潜在损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