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症有无症状型和症状型,无症状型多发生于早产儿且易被忽视,症状型有神经症状(如喂养困难、嗜睡等)和其他症状(如呼吸暂停等);治疗原则包括及时喂养,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尽早喂养或鼻饲,足月儿按需喂养,低血糖持续不缓解或症状明显者静脉补充葡萄糖,因母亲糖尿病或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需针对病因治疗
一、新生儿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
1.无症状型:是新生儿低血糖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于早产儿。患儿无明显的低血糖相关症状,仅通过血糖检测发现血糖降低,此型易被忽视,需密切监测血糖。这是因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神经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低血糖的感知和反应不敏感,所以可能没有明显临床表现。
2.症状型
神经症状:常见喂养困难、嗜睡、反应低下、震颤、惊厥等。嗜睡是由于低血糖影响了脑部的能量供应,导致新生儿精神状态不佳;惊厥则是因为低血糖导致脑细胞功能紊乱,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例如,有研究显示,低血糖时脑组织能量代谢受影响,神经细胞功能异常,可出现上述神经症状。
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发绀、体温不升等表现。呼吸暂停是因为低血糖影响了呼吸中枢的正常功能;发绀是由于机体缺氧,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引起;体温不升与低血糖导致的机体代谢率降低有关。
二、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治疗原则
1.及时喂养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应尽早喂养,首选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合适的糖量和营养成分,能及时为新生儿提供能量。对于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可考虑鼻饲喂养。这是基于母乳的营养优势以及早产儿早期营养需求特点,母乳中的乳糖等成分易于新生儿消化吸收,能有效预防低血糖发生。
足月儿:如果新生儿能正常经口喂养,应按需喂养,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足月儿出生后早期喂养不足易导致低血糖,合理喂养可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2.静脉补充葡萄糖
低血糖持续不缓解或症状明显者:当新生儿低血糖经口服喂养不能纠正,或出现明显症状时,需静脉输注葡萄糖。一般选用10%葡萄糖溶液,静脉输注速度要适宜,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输注速度,以维持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这是因为静脉补充葡萄糖能快速提升血糖水平,缓解低血糖对机体的损害,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例如,研究表明及时静脉补充葡萄糖可改善新生儿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风险。
3.病因治疗
对于因母亲糖尿病导致的新生儿低血糖:要积极控制母亲血糖,同时密切监测新生儿血糖。母亲患有糖尿病时,新生儿在宫内处于高血糖环境,出生后血糖迅速下降,容易发生低血糖,所以控制母亲血糖水平是预防和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于内分泌疾病引起的新生儿低血糖:如先天性垂体功能低下等,需针对具体内分泌疾病进行相应治疗。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儿低血糖问题,因为内分泌疾病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进而影响糖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