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肌肉酸痛可能由运动相关因素(过度运动致乳酸堆积、运动姿势不当致肌肉紧张或损伤)、疾病因素(颈椎病压迫神经、肩周炎波及、肌肉拉伤、感染性疾病引发)及其他因素(寒冷刺激致血液循环不畅、营养不良影响肌肉功能)引起,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在各因素下有不同表现。
一、运动相关因素
1.过度运动:当进行了超出身体负荷的手臂运动时,比如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举重、俯卧撑等运动,肌肉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在肌肉堆积就会导致手臂肌肉酸痛。研究表明,过度运动后肌肉内乳酸浓度会显著升高,从而引发酸痛感。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运动负荷的耐受不同,年轻人相对更易因过度运动出现酸痛,但中老年人若突然增加运动量也可能面临此情况;男性通常运动量相对较大,发生因过度运动导致手臂酸痛的概率可能相对稍高,但这也与具体运动项目等有关。
2.运动姿势不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手臂的姿势不正确,例如做俯卧撑时手部支撑位置不合适、举重时手臂发力角度异常等,会使手臂部分肌肉过度紧张或受到不正常的牵拉,进而引起肌肉酸痛。长期不良的运动姿势还可能导致肌肉慢性损伤,反复出现手臂酸痛的情况。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后突然进行运动的人,更容易因运动姿势不当引发手臂肌肉酸痛;有既往手臂肌肉损伤病史的人,在运动时姿势不当更易加重酸痛症状。
二、疾病因素
1.颈椎病:颈椎发生病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当压迫到支配手臂的神经时,会引起手臂肌肉酸痛,同时可能伴有手臂麻木、无力等症状。有长期低头工作、玩手机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颈椎病的风险较高,进而容易出现手臂肌肉酸痛;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变的概率增加,也是颈椎病引发手臂酸痛的高发人群。
2.肩周炎:肩周炎不仅会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也可能波及手臂肌肉,引起手臂肌肉酸痛。肩周炎的发生与年龄增长、肩部慢性劳损等因素有关,50岁左右人群相对高发,女性发病率可能略高于男性;有肩部外伤史或长期肩部活动较少的人,更容易患上肩周炎并出现手臂肌肉酸痛症状。
3.肌肉拉伤:手臂肌肉在运动或日常活动中突然受到过度牵拉,如提重物时用力过猛等,就会造成肌肉拉伤,出现局部疼痛、肿胀、肌肉紧张等症状,表现为手臂肌肉酸痛。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肌肉拉伤,但运动爱好者、体力劳动者等相对更易出现;既往有肌肉拉伤病史的人再次发生的风险相对较高。
4.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等,可能会伴随全身肌肉酸痛的症状,包括手臂肌肉。流感病毒感染后,会引起身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肌肉产生炎症介质,从而引发肌肉酸痛。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更容易感染流感并出现手臂肌肉酸痛;有慢性疾病史的人群感染流感后,手臂肌肉酸痛等症状可能更易加重且恢复相对较慢。
三、其他因素
1.寒冷刺激:手臂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会使肌肉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起手臂肌肉酸痛。寒冷季节穿着过少、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温度过低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体质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对寒冷刺激更为敏感,更容易因寒冷刺激出现手臂肌肉酸痛。
2.营养不良:当身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时,如缺乏维生素D、钙等,可能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手臂肌肉酸痛。长期节食、偏食的人群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由于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如果摄入不足也可能引发手臂肌肉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