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是常见颈部疾病,晨起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常见原因有睡眠姿势不当(各年龄段可发生,儿童因发育未全、成人因长期不良姿势等易引发,长期熬夜等生活方式、有颈部既往损伤病史者更易)、颈部受凉(儿童和老人更敏感,常在寒冷环境工作活动、有颈部血管疾病等病史者易发生,睡眠时颈部暴露于寒冷环境会致肌肉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受阻引发)、颈部肌肉劳损(年龄增长、频繁颈部剧烈运动等人群易出现,长期颈部处于紧张状态者睡眠时易因肌肉疲劳劳损引发)。
一、落枕的定义
落枕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通常表现为晨起后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多因睡眠姿势不当、颈部受凉或颈部肌肉劳损等因素引起。
二、睡觉落枕的常见原因
1.睡眠姿势不当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对于儿童来说,由于颈部肌肉和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不良睡眠姿势更易导致落枕。例如,儿童在睡觉时长时间扭曲颈部,或使用过高、过低不适合的枕头,都可能引发落枕。对于成年人,长期伏案工作、长期保持不良坐姿等导致颈部肌肉紧张,若睡眠时姿势未调整,颈部肌肉在放松状态下仍处于相对紧张的平衡被打破,也易引发落枕。
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可能有不同表现。比如经常从事需要长时间保持特定颈部姿势工作的人群,无论男女,都更容易因睡眠姿势不当出现落枕。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人群,颈部肌肉弹性和协调性可能下降,睡眠中更易因姿势问题引发落枕。而规律作息、经常运动锻炼颈部肌肉的人群相对不易发生。例如经常进行瑜伽、游泳等运动锻炼颈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人,睡眠时颈部更能适应轻微的姿势变化,降低落枕风险。
病史影响:有颈部既往损伤病史的人,颈部组织结构和肌肉功能已受到一定影响,睡觉时更易出现落枕。比如曾有颈部肌肉拉伤、颈椎小关节紊乱病史的人,颈部稳定性和肌肉适应性较差,睡眠中姿势稍有不当就可能诱发落枕。
睡眠时颈部处于过度偏转或扭曲状态:当人在睡眠中颈部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如头部过度转向一侧)或扭曲(如颈部呈不正常的弯曲角度)的姿势时,颈部的某些肌肉会被过度拉伸或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例如,侧睡时头部过度偏向一侧,会使颈部一侧的肌肉长时间处于牵拉状态,超出其正常的生理负荷范围,导致肌肉纤维细微损伤或肌肉痉挛,从而引发落枕。
2.颈部受凉
年龄方面:儿童和老年人对寒冷刺激更为敏感。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睡觉时若颈部暴露在冷空气中,容易引起颈部血管收缩,影响肌肉的血液循环,导致肌肉痉挛引发落枕;老年人颈部肌肉、血管等组织功能减退,颈部受凉后更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增加落枕风险。
性别与生活方式: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生活方式中经常在寒冷环境中工作或活动的人,颈部更容易受凉。比如长期在空调房间工作且颈部暴露较多的人,睡觉时若颈部保暖不当,就容易发生落枕。
病史因素:有颈部血管疾病或血液循环不佳病史的人,颈部受凉后血管收缩更明显,血液循环障碍加重,落枕发生几率更高。例如患有颈椎病且颈部血液循环本就不畅的人,颈部受凉后更易出现落枕情况。
睡眠时颈部暴露于寒冷环境中:夜间睡眠时,如果颈部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如被子滑落导致颈部受凉,会使颈部肌肉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肌肉组织因缺血缺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同时肌肉紧张度增加,出现痉挛,进而导致落枕。例如在秋冬季节夜间睡眠时,若不注意颈部保暖,很容易因颈部受凉而引发落枕。
3.颈部肌肉劳损
年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颈部肌肉劳损的几率增加。中老年人颈部肌肉、韧带等组织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即使是轻微的肌肉劳损也更容易导致落枕。而年轻人如果长期从事需要反复低头、抬头或颈部保持固定姿势的工作,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也会逐渐出现颈部肌肉劳损,增加睡眠时落枕的可能性。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年轻人,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积累性损伤逐渐形成,睡眠时颈部肌肉在放松状态下仍可能因之前的劳损而出现问题引发落枕。
性别与生活方式: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生活方式中频繁进行颈部剧烈运动或过度使用颈部的人群,颈部肌肉劳损风险高。比如经常进行高强度颈部运动训练的运动员,或长时间进行颈部负重工作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颈部肌肉劳损,进而在睡眠时引发落枕。
病史情况:有颈部肌肉慢性损伤病史的人,颈部肌肉的修复和适应能力下降,更容易因睡眠时的轻微刺激导致落枕复发。例如曾有过颈部肌肉反复拉伤病史的人,颈部肌肉的弹性和稳定性较差,睡眠中颈部姿势稍有变化就可能引发落枕。
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如长期低头工作、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会使颈部某些肌肉持续收缩,导致肌肉疲劳和劳损。当人进入睡眠状态时,颈部肌肉放松,但其已处于疲劳、劳损状态,肌肉的协调性和弹性降低,无法适应睡眠时的轻微姿势变化,容易发生肌肉痉挛或小关节紊乱,从而引起落枕。例如每天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的人,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很容易在睡眠后出现落枕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