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和溶血性黄疸有什么区别

来源:民福康

新生儿黄疸与溶血性黄疸在定义与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方面存在差异。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与自身胆红素代谢特点相关,病理性由多种病理因素引起;溶血性黄疸因红细胞破坏过多致胆红素潴留。病因上新生儿黄疸生理性与自身代谢有关,病理性多样,溶血性黄疸与母婴血型不合、红细胞酶缺陷等有关。临床表现中新生儿黄疸生理性有特定时间特点,病理性有早、重、长等表现,溶血性黄疸有贫血、肝脾肿大等表现。实验室检查上新生儿黄疸生理性指标正常,病理性有相应异常,溶血性黄疸有贫血、胆红素等异常及可明确病因的检查。治疗上新生儿黄疸生理性加强喂养,病理性依病因治疗,溶血性黄疸针对病因治疗并对症支持。家长需密切关注新生儿黄疸情况,及时就医,特殊人群更要谨慎对待。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差异

新生儿黄疸:是因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特点,如胆红素生成过多、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肠肝循环特性等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生理性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相关;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则由多种病理因素引起,如感染(细菌、病毒等)、新生儿溶血病、胆道畸形等。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细胞摄取、结合与排泄能力,或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引起的黄疸。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常见原因有母婴血型不合(如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等)、红细胞酶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血红蛋白病(如地中海贫血等)。

二、病因差异

新生儿黄疸:生理性新生儿黄疸主要与新生儿自身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病因多样,感染性因素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如新生儿败血症等;非感染性因素包括新生儿溶血病(但新生儿溶血病也可归为溶血性黄疸的病因类型之一,此处从广义新生儿黄疸病因角度看,非感染性非溶血性的病理性新生儿黄疸病因有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胆道闭锁可导致胆汁排泄障碍,使胆红素反流入血;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的某些物质抑制了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等有关。

溶血性黄疸:母婴血型不合是常见病因,如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时,母亲体内的抗A或抗B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红细胞酶缺陷性溶血性黄疸是因为红细胞内参与代谢的酶存在缺陷,影响红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稳定性,导致红细胞易被破坏,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在食用蚕豆等特定情况下可诱发溶血;红细胞膜缺陷性溶血性黄疸是红细胞膜的结构或成分异常,使红细胞变形性和柔韧性降低,容易在通过脾脏等器官时被破坏,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导致的溶血性黄疸是由于血红蛋白的结构异常,使红细胞功能和寿命受到影响,如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组成异常,红细胞容易被破坏。

三、临床表现差异

新生儿黄疸:生理性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皮肤黄染外,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临床症状。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较早(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或每小时>0.5mg/dl),程度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可伴有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反应差等表现,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可能有原发病的相应表现,如感染性黄疸可能伴有发热、感染中毒症状等。

溶血性黄疸:除了有黄疸表现外,还可有贫血表现,如面色苍白等,严重时可出现肝脾肿大,这是因为溶血导致骨髓外造血增强,肝、脾代偿性增生。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在新生儿早期即可出现明显黄疸,若溶血严重,可导致胎儿水肿、贫血性心力衰竭等,出生后表现为重度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等。红细胞酶缺陷或膜缺陷等导致的溶血性黄疸,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具体的酶缺陷或膜缺陷类型及病情进展有关,一般黄疸出现时间根据病因不同有所差异,但都有红细胞破坏增多相关的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差异

新生儿黄疸:生理性新生儿黄疸时,血清胆红素水平符合生理性黄疸的范围,肝功能等其他指标一般无明显异常。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时,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生理性黄疸范围,相关肝功能检查可发现肝细胞处理胆红素功能异常的指标变化,如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等指标异常,若为感染性病因,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异常等感染指标改变;若为胆道闭锁等病因,可能有胆汁酸等指标异常。

溶血性黄疸:实验室检查可见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等贫血表现;血清胆红素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增加;血常规可发现网织红细胞增高,这是因为溶血刺激骨髓造血,网织红细胞代偿性增多;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形态异常,如球形红细胞增多、红细胞碎片等;相关溶血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Coombs试验(用于检测母婴血型不合溶血性黄疸中的抗体)、红细胞酶活性测定(用于红细胞酶缺陷性溶血性黄疸的诊断)、血红蛋白电泳(用于血红蛋白病导致的溶血性黄疸的诊断)等可明确溶血的病因及类型。

五、治疗差异

新生儿黄疸:生理性新生儿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通过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病理性新生儿黄疸则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光照疗法(通过光照使非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用方法;对于感染性黄疸,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控制感染;对于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多需要手术治疗。

溶血性黄疸:首先要针对溶血病因进行治疗,如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对于红细胞酶缺陷或膜缺陷等导致的溶血性黄疸,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严重贫血时需要输血纠正贫血等,同时要避免诱发溶血的因素,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要避免食用蚕豆及相关制品等。

温馨提示

对于新生儿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的相关情况,家长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皮肤黄染情况、一般状态等。若新生儿出现黄疸,尤其是出现时间早、程度重、进展快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由于其胆红素代谢功能更不完善,发生黄疸时更要谨慎对待,及时评估黄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在面对可能的溶血性黄疸病因时,如母婴血型不合等情况,要在孕期及新生儿出生后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人体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皮肤、巩膜及其脏器发生黄染的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新生儿黄疸严重怎么办
张玉晶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儿黄疸严重主要与新生儿溶血病、败血症、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采取换血治疗。1、一般治疗黄疸患儿在患病期间需加强营养,家长注意定时哺乳以促进胆红素排泄,同时还需密切观察患儿皮肤的黄染情况,有颜色加深情况时需告知医师。2、药物治疗患新生儿溶血病的
新生儿黄疸降到多少正常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儿黄疸降到胆红素值低于5mg/dl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 黄疸值的正常范围存在一定差异,需要结合新生儿的日龄、胎龄等因素综合判断。对于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其黄疸的正常范围可能与足月儿有所不同。而且随着日龄的增加,胆红素值的可接受范围也会相应变化。比如刚出生几天的新生儿与出生一周后的新生儿,其胆红
新生儿黄疸会导致脑瘫和智障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黄疸是不是会导致脑瘫和智障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如果新生儿属于生理性黄疸,通常无明显影响,不会导致脑瘫和智障的情况发生。但如果新生儿属于病理性黄疸,容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出现胆红素脑病,可能会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脑瘫和智障的现象。 建议黄疸的患儿及时就医治疗,平时多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
新生儿黄疸大便颜色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儿黄疸时大便颜色可能会有所变化。 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其大便颜色通常是正常的黄色。这是因为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过程并未受到明显影响。然而,当新生儿出现胆道闭锁等疾病导致的病理性黄疸时,大便颜色可能会变浅,甚至呈现白陶土色。这是由于胆道阻塞,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入肠道,从而使得大便中缺乏粪胆原等物质。
新生儿溶血黄疸要紧吗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儿溶血黄疸是比较要紧的情况。 新生儿溶血黄疸可能导致严重的胆红素脑病。胆红素水平过高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可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起胆红素脑病,这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可遗留智力低下、听力障碍、脑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新生儿未来的生活质量。 早期发现溶血黄疸至关重要,通过检测胆红素水
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妙招?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要想预防新生儿黄疸,孕妇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进食油炸或者是膨化等垃圾食品,也不能饮酒吸烟,要均衡摄入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矿物质等营养素。其次如果孕妇是O型血,一定要明确丈夫的血型,当对方血型与自己血型不一致时,宝宝生下后有黄疸的可能性就很大,需要将这种情况告知医生。另外在婴儿出生后,尽量给宝
孕妇吃鹅蛋能预防新生儿黄疸吗?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孕妇吃鹅蛋不能预防新生儿黄疸。黄疸主要是由于体内胆红素较高导致的,新生儿的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排泄能力不佳,很容易出现黄疸,无论孕妇吃什么都没有预防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的以及病理性的,生理性的一般不用进行特殊治疗,病理性黄疸可以去医院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治疗期间,家长还可以带患儿去户外晒
新生儿黄疸查肝功能看什么指标?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新生儿黄疸查肝功能主要看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等指标。新生儿黄疸是由于宝宝出生时胆红素产量大于排泄量所造成的,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但是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的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幅度不大,足月宝宝不超过220.6umol/L;但如果是病理性黄疸,间接胆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对眼睛有伤害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保护措施做好就不会对眼睛产生伤害。 蓝光实际上是425-475纳米蓝色的光,对皮肤进行照射以后,可以有效的降低胆红素,缓解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蓝光治疗时,医生都会采取措施将患者的眼睛遮挡,避免受到蓝光的刺激产生眼部病变。如果患者进行蓝光治疗时,眼部没有采取遮挡措施,会导致患者出现视力
新生儿黄疸肝炎的初期症状?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新生儿黄疸型肝炎早期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或拒食、恶心、呕吐、腹胀、尿液颜色加深、皮肤发黄、巩膜发黄等症状,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有部分患者会有粪便一过性颜色变浅、白陶土色大便、皮肤瘙痒、心动过速等梗阻性黄疸症状。新生儿黄疸型肝炎在确诊之后,应立即进行蓝光照射治疗,促进体内胆红素代谢,改善皮肤黄染的症
新生儿黄疸引起脑瘫怎么办
孙岩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即黄疸在一定的范围内,在生理所需要的范围内对宝宝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即宝宝的一般状况良好,包括吃奶良好、大小便正常、反应状态好、没有拒乳、嗜睡等症状。2.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是胆红素在一定时间内上升过高、过快或者合并某些其他症状,如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使患儿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新生儿黄疸高怎么治疗
郭卫红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甲
新生儿黄疸高怎么治疗要看具体数值以及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成分比例,一般来讲,可以通过蓝光照射来协助退黄或者是输注一些内科用药来辅助退黄。如果总胆红素指数非常高,而且是其中的直接胆红素非常高,怀疑有先天性胆道发育畸形,比如先天性胆道闭锁,这种情况下内科治疗是没有明显效果的。一般要做外科的手术探查,明确诊断以后,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是什么
温海燕 副主任医师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三甲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的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所导致的,因为新生儿的肝酶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所以未结合的胆红素不能经过肝脏代谢而排出体外,在体内就会越积越多,从而使皮肤粘膜等组织黄染。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会随着红细胞破坏的减少和肝酶系统的成熟而逐渐消失。
新生儿黄疸退去的征兆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新生儿黄疸在逐渐消退说明孩子情况在逐渐好转。孩子包括精神状态、吃奶以及玩耍等,如果孩子黄疸消退以后,孩子精神状态逐渐好转,吃奶明显增加孩子玩耍也非常有精神,都说明孩子黄疸在逐渐消退,家长可以密切观察。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吃奶也不好,说明孩子黄疸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另外,孩子皮肤黄染的程度明显减轻,也是孩子黄疸最能够直观观察到的情况。如果
预防黄疸孕妇吃什么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预防黄疸,孕妇可以吃一些含铁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海带、动物肝脏或者是紫菜等。同时,还要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或者是水果,也要吃一些含蛋白质比较多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豆浆等。营养丰富以后,才能够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除此之外,饮食还要多样化,多吃一些粗粮以及一些主食,这样才能保证婴儿的身体健康。
生理性黄疸多久能退完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两周左右可以消退,如果两周以后还有黄疸属于病理性黄疸。新生足月儿在出生后两至三天开始出现到七到十天左右可以结束;如果是早产儿可能出现时间会较早,但是也会在出生后四到六天会结束,如果两周还没结束应该及时就诊。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