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新生儿黄疸与母乳有关,称为母乳性黄疸,但并非所有黄疸都由母乳引起。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种。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多因母乳喂养不足,导致新生儿排便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引起黄疸,一般在出生后1周内出现。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有关,通常在出生后1-2周出现,2-4周达到高峰,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但婴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良好,无其他异常症状。
诊断母乳性黄疸需排除其他病理性黄疸,可通过暂停母乳喂养1-2天,观察黄疸明显减轻来辅助判断。母乳性黄疸一般无需停喂母乳,如果胆红素水平过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光疗等治疗,多数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