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手术的最佳时间通常为伤后1-2周。
这一时间段的选择基于以下原因,骨折刚发生时,局部创伤炎症反应处于早期阶段,身体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好,且骨折端尚未形成硬化骨痂,椎体内松质骨保持多孔结构,骨水泥可充分渗透至骨折间隙,形成“锚定效应”,术后椎体稳定性恢复率较高。
若手术时间过晚,骨折部位可能出现纤维组织增生、骨痂形成,增加手术难度,影响效果。同时,长时间卧床还可能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而手术过早,患者可能因骨折创伤导致身体状况不稳定,增加手术风险。
因此,在伤后1-2周内,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身体基础状况,如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并密切观察骨折部位情况,如是否有进一步移位等,同时积极进行术前准备,以确定最佳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