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较为普遍,约5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在出生后会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这一现象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密切相关。
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较弱,同时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加之肠肝循环特殊,导致胆红素易在体内积聚,进而引发黄疸。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早产儿可能持续更久,但胆红素水平多在安全范围内,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性黄疸则出现时间更早(如出生后24小时内),胆红素水平上升过快或持续过高,可能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干预。
尽管新生儿黄疸普遍存在,但多数为生理性,预后良好。家长需密切观察黄疸变化,如黄疸蔓延至四肢、手心脚心,或伴随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确保新生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