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核黄疸是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以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新生儿出生后,体内红细胞破坏会产生大量胆红素。正常情况下,胆红素会经过肝脏代谢后排出体外。但当新生儿存在溶血、感染、早产等情况时,体内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就会导致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而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过高的未结合胆红素就容易进入大脑,沉积在基底神经节、海马等部位,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从而出现核黄疸,患儿可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等,严重者会出现抽搐、角弓反张等。
如果新生儿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明显,且黄疸持续加重、消退延迟等情况,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胆红素水平检测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核黄疸对宝宝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