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和腰椎骨质增生区别包括发病机制不同、症状表现不同、影像学检查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等。
1.发病机制不同
腰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多与椎间盘退变、外伤或长期劳损相关。腰椎骨质增生则是腰椎关节长期磨损、老化后,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赘生物,属于代偿性改变,与年龄增长、力学负荷过重有关。
2.症状表现不同
腰间盘突出症状较重,除腰痛外,多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腰椎骨质增生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腰部僵硬、酸痛,活动时可能加重,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下肢放射性疼痛。
3.影像学检查不同
腰间盘突出在CT或MRI上可见椎间盘形态改变,如突出、膨出,以及对神经根的压迫情况。腰椎骨质增生在X光片上可见腰椎边缘有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等。
4.治疗方法不同
腰间盘突出以缓解神经压迫为主,包括卧床休息、牵引、理疗、药物治疗(如布洛芬),严重时需手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以缓解症状为主,如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如塞来昔布),严重时手术切除增生的骨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