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措施有支持疗法、控制惊厥发作、治疗脑水肿、亚低温治疗、神经营养与修复等。
1、支持疗法
维持良好通气功能是核心,根据血气结果选择鼻导管吸氧或机械通气,避免氧分压过高或二氧化碳分压过低;使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稳定,保证脑和全身器官的血流灌注;静脉输注葡萄糖纠正低血糖,避免能量供应不足加重脑损伤。
2、控制惊厥发作
惊厥会显著增加脑代谢负担,首选苯巴比妥静脉注射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若效果不佳可联合苯妥英钠;顽固性抽搐者需加用咪达唑仑,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防止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3、治疗脑水肿
严格限制每日液体总量(60-80ml/kg),避免输液过量;颅内压增高时,先使用呋塞米利尿,严重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快速脱水,但需监测电解质平衡;一般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以防影响神经发育。
4、亚低温治疗
对中重度患儿,出生6小时内启动亚低温治疗,通过降温设备将肛温维持在34℃持续72小时,可降低脑代谢率、减少自由基生成,显著改善神经预后;孕龄<35周的早产儿不适用此疗法。
5、神经营养与修复
病情稳定后使用胞磷胆碱、神经节苷脂等药物促进神经细胞代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改善细胞环境,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盲目补充。
若新生儿出现呼吸节律不齐、持续惊厥、前囟饱满或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送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抢救,切勿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时机。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定期复查头颅超声或MRI评估脑损伤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