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过度后需保证充足休息并适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急性肌肉酸痛期24-48小时内冷敷、48小时后热敷,进行静态拉伸和按摩放松,同时补充蛋白质、抗氧化剂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不同人群注意相关细节。
一、休息与适度活动
锻炼过度后应保证充足休息,让肌肉有恢复时间,同时可进行轻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如慢走等,避免完全静止不动导致肌肉僵硬加重酸痛,不同年龄人群都需保证足够休息时间,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更需重视休息对肌肉恢复的重要性,成年人也应根据自身疲劳程度合理安排休息时长。
二、冷热敷疗法
急性肌肉酸痛期(一般24-48小时内)可采用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酸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通过冷敷收缩血管减少炎症渗出,缓解疼痛肿胀;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每次15-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清除,不同性别对冷热敷耐受可能有差异,但主要按时间节点操作即可。
三、拉伸与按摩放松
进行静态拉伸,缓慢轻柔拉伸酸痛肌肉,每个拉伸动作保持15-30秒,重复2-3次,帮助拉长肌肉纤维缓解紧张;按摩可自我按摩或请他人帮助,用揉捏、按压等手法按摩酸痛肌肉,从远端向近端按摩,促进肌肉放松和血液淋巴循环,老年人肌肉恢复相对较慢,拉伸按摩时动作更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
四、营养与补水调节
补充蛋白质有助于肌肉修复,可摄入鸡蛋、牛奶、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补充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可通过新鲜蔬果摄取,抗氧化剂有助于减轻肌肉运动后的氧化损伤;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脱水会影响肌肉恢复效率,不同病史人群如有肾脏疾病等需注意水分摄入适量调整,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