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葡萄胎属癌症范畴即侵蚀性葡萄胎有绒毛结构具侵袭特性可转移,临床多有葡萄胎妊娠史阴道不规则流血等表现,辅助检查见血hCG持续异常升高及子宫肌层异常回声病灶,治疗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育龄女性有葡萄胎史需严格定期随访,孕期女性疑葡萄胎要及时就医规范处理。
一、恶性葡萄胎的癌症属性界定
恶性葡萄胎属于癌症范畴,准确来说是侵蚀性葡萄胎,它是葡萄胎妊娠后,滋养细胞异常增生、侵蚀能力增强的交界性肿瘤。从病理学角度,侵蚀性葡萄胎存在绒毛结构,这区别于绒毛膜上皮癌(无绒毛结构),但具备肿瘤的侵袭特性,可破坏子宫肌层组织,甚至转移至肺、阴道等远处部位,符合癌症局部侵袭及可能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特点。
二、临床诊断相关要点
病史依据:多有葡萄胎妊娠病史,葡萄胎清宫后阴道流血持续不止或停止后又复发等情况需高度警惕。
临床表现:常见阴道不规则流血,部分患者可出现转移灶相应症状,如转移至肺部时可出现咳嗽、咯血等。
辅助检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持续异常升高,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内有异常回声病灶等,通过这些检查综合判断是否为侵蚀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
三、治疗原则
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利用化疗药物抑制滋养细胞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控制病情发展。通过化疗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使病灶缩小甚至消退,是目前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主要手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有葡萄胎妊娠史的育龄女性需严格遵循定期随访制度,密切监测血hCG水平、妇科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侵蚀性葡萄胎情况。因为若未及时发现和治疗,病情可能进展,影响生育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孕期女性:孕期出现阴道异常流血、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不符等疑似葡萄胎表现时,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一旦确诊葡萄胎需规范处理,警惕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的可能,孕期女性要重视产前检查及异常症状的排查,保障自身健康及妊娠相关情况的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