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黄疸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多出生2-3天出现,先面颈部后波及躯干四肢,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足月儿2周内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一般不超特定值、早产儿不超另一值;病理性出生24小时内出现、程度重、进展快、持续久或退而复现伴异常表现,生理性需加强喂养、观察监测,病理性要及时就医、光疗时护眼会阴并保持皮肤清洁,早产儿黄疸需更谨慎监测遵医嘱密切关注状况。
一、宝宝黄疸的表现
1.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先见于面部、颈部,随后波及躯干和四肢,皮肤、巩膜呈轻度黄染,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通常在生后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一般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15mg/dl)。
2.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生后24小时内即有黄疸表现;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黄疸进展快,每日血清胆红素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可能伴随精神萎靡、拒奶等异常表现。
二、宝宝黄疸的护理
1.生理性黄疸护理:
加强喂养:按需喂养,增加母乳喂养频次,保证每日奶量摄入,通过多吃多排促进胆红素排泄,有助于黄疸消退。
观察监测:密切观察黄疸变化,记录黄疸出现、消退的时间及范围,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病理性黄疸护理: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表现,应立即带宝宝就医,可能需进行光疗等治疗,护理时需配合医疗措施。
光疗护理:若需光疗,要注意保护宝宝眼睛及会阴部,避免光直接照射造成损伤,同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特殊人群注意:早产儿发生黄疸时需更加谨慎监测,因其肝脏功能发育更不完善,黄疸消退可能更迟缓,护理中要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密切关注黄疸进展及宝宝一般状况,如精神、吃奶情况等,出现异常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