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颅内感染是致病性真菌经血行播散、直接侵入等途径累及颅内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有新型隐球菌等,发病机制是真菌经呼吸道等侵入血循环或直接入颅内定植繁殖引发炎症及组织损害,临床表现包括一般症状、颅内压增高表现、局灶性症状,诊断通过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采用抗真菌药物,特殊人群中儿童免疫不完善需关注,老年人病情进展快要监测,基础疾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病降风险。
一、定义
真菌性颅内感染是由致病性真菌侵袭颅内组织引发的感染性疾病,真菌可通过血行播散、直接侵入等途径累及脑膜、脑实质等部位。
二、常见病原体
常见致病真菌包括新型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等,其中新型隐球菌是导致真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曲霉菌等可通过血行播散引发脑内脓肿等病变。
三、发病机制
真菌多经呼吸道等途径侵入人体后,可通过血循环系统播散至颅内,或直接经颅骨创伤等途径侵入颅内,进而在颅内组织中定植、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及组织损害。
四、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患者常出现头痛、发热等表现,发热多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头痛程度可逐渐加重。
2.颅内压增高表现:可出现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严重时可导致意识障碍等。
3.局灶性症状:若累及脑实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如偏瘫、失语等(与受累脑区相关)。
五、诊断方法
1.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墨汁染色查找新型隐球菌等真菌病原体,同时检测脑脊液中真菌相关抗原、真菌培养等,有助于明确病原体。
2.影像学检查:头部CT可发现颅内是否有脓肿、脑膜强化等改变;头部MRI对颅内病变的显示更为敏感,能清晰观察脑实质及脑膜的病变情况。
六、治疗
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两性霉素B等,需根据致病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易发生真菌性颅内感染,需特别关注其免疫状态,若有基础疾病或免疫低下情况,应积极排查感染风险,早期发现并干预。
2.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衰退,发生真菌性颅内感染时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加强病情监测,及时评估颅内病变情况,在治疗中需综合考虑其肝肾功能等状况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3.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本身免疫功能较差,易发生真菌性颅内感染,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艾滋病患者需规范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等,以降低真菌性颅内感染的发生风险及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