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硬膜下血肿会引发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意识障碍在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常见,儿童与成年患者表现有别;颅内压增高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偏瘫、失语、癫痫发作等,不同年龄患者各症状表现及相关影响不同。
一、意识障碍
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意识障碍较为常见:其发生与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损伤等有关。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意识障碍可能表现得更为复杂,且病情变化可能较快;成年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和表现则因个体差异以及血肿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一些患者可能在受伤后立即出现昏迷,昏迷的程度可从轻度到重度不等。昏迷时间的长短也与血肿的大小、部位等相关,较大的血肿导致的脑受压严重时,昏迷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本身存在脑部血管病变等情况,意识障碍的出现可能会更加突然且恢复相对困难。
二、颅内压增高症状
头痛:是常见症状之一,多为剧烈头痛,这是因为血肿使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及神经等结构所致。随着病情进展,头痛可能会逐渐加重。儿童患者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等异常表现来提示头痛;成年患者则能较明确地表达头痛的剧烈程度。对于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可能会与原有疾病的头痛相混淆,需要仔细鉴别。
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有关。儿童患者发生喷射性呕吐时,家长应高度重视,因为这可能是急性硬膜下血肿导致颅内压增高的重要表现。成年患者出现喷射性呕吐也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处理。对于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注意排除胃肠道疾病引起呕吐的可能,但结合颅内压增高的其他表现可帮助鉴别。
视神经乳头水肿: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但在急性硬膜下血肿早期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视神经乳头水肿的发现和判断可能需要不同的检查方法和观察重点。儿童患者检查时相对困难,需要专业的眼科和神经科检查相结合来判断;成年患者则可以通过眼底检查较直观地发现视神经乳头水肿情况。
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偏瘫:若血肿影响到运动中枢等相关区域,可导致对侧肢体偏瘫。例如,血肿位于大脑半球外侧裂附近时,容易累及运动传导通路,引起对侧肢体的运动障碍。儿童患者发生偏瘫时,其恢复情况与儿童的神经系统可塑性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儿童的可塑性较强,但也需要及时进行康复等干预措施。成年患者偏瘫后恢复相对儿童可能较慢,且可能会因偏瘫导致一系列的生活自理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康复治疗等多方面措施。对于有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成年患者,发生急性硬膜下血肿导致的偏瘫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失语:若血肿累及语言中枢,可出现失语症状,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失语表现不同,运动性失语主要表现为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流利表达;感觉性失语则是能流利表达,但不能理解他人语言等。对于成年患者,语言中枢受损导致的失语会严重影响其交流能力,需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等。儿童患者若语言中枢受损出现失语,由于其语言发育阶段,康复训练的效果可能与儿童的年龄、损伤程度等有关。
癫痫发作: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这是由于血肿刺激脑组织,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儿童患者发生癫痫时,需要特别注意其发作时的护理,避免受伤等情况。成年患者癫痫发作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根据癫痫发作的类型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等,但药物使用需谨慎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对于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发生急性硬膜下血肿后癫痫发作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需要密切观察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