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前兆有胸痛胸闷(可放射,多由心肌缺血致)、心悸(心律失常表现)、呼吸困难(心衰早期信号),高危人群为基础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家族性心律失常病史人群及生活方式不健康者,电解质紊乱也是潜在诱因。心源性猝死前兆表现有胸痛胸闷(可呈压榨等感且可放射,多因心肌缺血)、心悸(可能是心律失常表现)、呼吸困难(早期活动后气短、进展后静息时呼吸困难为心衰早期信号),高危人群包括基础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家族性心律失常病史人群、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潜在诱因有电解质紊乱可干扰心肌电活动致心律失常风险增加。
一、症状表现
1.胸痛、胸闷:常表现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可放射至肩背部、左臂等部位,多由心肌缺血引起,约60%的心源性猝死患者发作前24小时内有此类前驱胸痛症状,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诱发心脏事件。
2.心悸:自觉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诱因,研究显示部分心源性猝死患者发作前存在频发早搏等心律失常现象。
3.呼吸困难:早期可表现为活动后气短,随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时呼吸困难,多为心力衰竭的早期信号,而心力衰竭会显著增加心源性猝死风险。
二、高危人群特征
1.基础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因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病患者心肌结构或功能异常,两者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均高于普通人群,需高度警惕前兆表现。
2.家族性心律失常病史人群:患有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的人群,因家族遗传易感性,心源性猝死风险显著升高,其前兆表现可能更早出现或更具特异性。
3.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肥胖者,吸烟酗酒可损伤血管内皮、影响心脏代谢,缺乏运动及肥胖易导致代谢紊乱、血压血糖异常,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增加心源性猝死前兆出现几率,如肥胖可引发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心脏结构与功能。
三、潜在诱因因素
电解质紊乱也是重要诱因,如低钾、低镁血症可干扰心肌电活动,导致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增加,从而成为心源性猝死前兆的潜在触发因素,需关注此类人群电解质平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