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常见症状包括阴道流血(年轻患者接触性出血等,老年患者绝经后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白色或血性等有腥臭味)、疼痛(晚期下腹部等疼痛)、全身症状(晚期消瘦等衰竭表现),不同人群子宫癌症状特点不同,年轻女性性生活后出血需警惕,老年女性绝经后出血是重要信号,有妇科病史人群出现异常更要警惕子宫癌
年轻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多在性生活、妇科检查后出现,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例如,有研究发现,部分年轻子宫癌患者在早期会出现性生活后阴道少量出血的情况,这与肿瘤组织表面血管丰富,受到刺激后易破裂出血有关。
老年患者:通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可多可少,一般先少后多或时多时少。因为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虽低,但肿瘤组织仍可能有血管生成,从而导致出血。
阴道排液:
多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如子宫癌组织坏死感染时,会产生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这是由于癌组织坏死脱落及继发感染,致使阴道排液性状改变。
疼痛: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腰骶部疼痛等。当癌肿侵犯盆腔结缔组织、神经丛时,会引起持续性的剧烈疼痛;若压迫输尿管或直肠,还可出现相应部位的放射性疼痛等。这是因为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刺激痛觉感受器所致。
全身症状:
晚期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发热、恶病质等全身衰竭表现。长期的阴道流血、肿瘤消耗等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消瘦,而肿瘤坏死吸收等可引起发热,最终发展为恶病质状态。
不同人群子宫癌症状特点
年轻女性:年轻女性若有性生活后阴道出血等症状,需高度警惕子宫癌可能,因为年轻女性生殖系统相对活跃,性生活等刺激可能成为诱发因素之一,且其对自身健康关注度可能相对较低,易忽视早期症状。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绝经后阴道流血是子宫癌的重要信号,由于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低下,一旦出现异常阴道流血,与正常绝经表现不同,应及时就医检查,因为老年女性子宫癌发病风险相对较高,且其身体机能下降,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弱。
有妇科病史人群:本身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病史的人群,若出现阴道流血、排液等异常,更要警惕子宫癌的可能,因为原有妇科疾病可能改变子宫内环境,增加子宫癌的发病风险,且这些人群的症状可能被原有疾病症状掩盖,需更细致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