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腹膜炎诊断标准
自发性腹膜炎诊断需结合基础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多数患者有发热、腹痛表现,部分有腹膜刺激征,腹水检查中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250×10/L等有重要诊断意义,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辅助,不同人群因生理特点诊断需注意相应差异。
一、临床表现
1.发热:多数患者有发热表现,体温可在38℃左右,部分患者体温更高,但需注意不同年龄、基础状况不同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可能更不典型。
2.腹痛:患者可出现腹痛症状,腹痛部位多为全腹或局限性腹痛,疼痛程度不一,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肝硬化患者,腹痛表现可能因基础病情而被掩盖或不典型。
3.腹部体征:可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表现,但在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腹膜刺激征可能不明显。
二、实验室检查
1.腹水检查
腹水白细胞计数:腹水白细胞计数是重要指标,当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250×10/L时,高度提示自发性腹膜炎。不同年龄人群正常腹水白细胞计数有所差异,儿童正常腹水白细胞计数相对较低,若儿童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250×10/L需高度警惕。
腹水培养:腹水培养可发现病原菌,如培养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常见病原菌有助于诊断,但培养结果阳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近期是否使用过抗生素等。
三、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腹部超声可观察到腹水情况,如腹水的量、分布等,还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腹腔内其他病变,但对于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特异性相对有限,不过对于评估腹水情况有一定价值,尤其对于不能耐受CT检查的患者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2.腹部CT:腹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腹腔内情况,包括腹膜是否有增厚、腹腔内有无脓肿形成等,但诊断自发性腹膜炎主要还是依据临床表现、腹水检查等,CT检查更多是辅助排除其他可能的腹部疾病。
四、综合诊断
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主要是结合患者的基础病史(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易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膜刺激征等)、腹水检查(腹水白细胞计数、培养等)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来综合判断。当患者有基础疾病,出现发热、腹痛等表现,同时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250×10/L,结合腹水培养等结果即可考虑诊断为自发性腹膜炎。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要更密切结合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可能使其症状和检查结果与成人有所不同;对于老年人,要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表现的疾病,如腹部恶性肿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