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多样,典型症状有胸痛,多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程度重、持续长,部分患者伴呼吸困难;非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部、颈部、下颌或牙齿疼痛,以及乏力、头晕等;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多为非典型症状且常被合并疾病掩盖,女性绝经前症状轻、绝经后类似男性但更易有非典型症状及情绪症状,糖尿病患者多无痛性心肌缺血;其发作频率增加、诱因不明显,休息或轻微活动等时均可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缓解不明显。出现症状发作频繁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检查诊断并治疗,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诱因、规律服药及定期复查。
一、典型症状
1.胸痛: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最主要的症状。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等部位。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程度较稳定型心绞痛更重,持续时间也更长,一般超过15分钟,可达30分钟甚至数小时,但很少超过24小时。
2.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在胸痛发作时可伴有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引起肺淤血所致。
二、非典型症状
1.上腹部疼痛:有些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易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这是因为心脏和上腹部的神经在传导过程中有重叠,导致疼痛感觉不典型。
2.颈部、下颌或牙齿疼痛:少数患者会出现颈部、下颌或牙齿疼痛,疼痛通常为发作性,无明显的口腔或颈部局部病变。这种不典型疼痛容易被忽视或误诊,需要引起重视。
3.乏力、头晕:部分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可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起脑供血不足所致。
三、特殊人群症状特点
1.老年人:老年人的痛觉阈值较高,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可能不典型,以呼吸困难、乏力、头晕等非典型症状更为常见。此外,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掩盖心绞痛的症状,增加诊断的难度。
2.女性:女性患者的症状也可能不典型,尤其是绝经前女性,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症状可能相对较轻。绝经后女性的症状与男性相似,但更易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非典型症状。此外,女性患者还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对疼痛的感觉减退,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往往不典型,无痛性心肌缺血较为常见。因此,糖尿病患者即使没有典型的胸痛症状,也应定期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早期发现心肌缺血。
四、症状发作特点
1.发作频率: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频率较稳定型心绞痛增加,可在原来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发作次数增多,也可突然出现频繁发作。
2.发作诱因: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诱因不明显,可在休息时发作,也可在轻微活动、情绪激动、饱餐等情况下发作。
3.缓解方式:不稳定型心绞痛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或不能完全缓解,这与稳定型心绞痛有所不同。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症状发作频繁、程度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